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二堂~盡形壽做供養人 是大修行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二堂~盡形壽做供養人 是大修行


安和分院《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講座於2016年3月27日進入第二堂,果慨法師除詳實解釋「慈悲道場懺法」的真實義之外,也藉由各卷懺文的「首讚」闡釋供養的真諦,以此勉勵大眾「如說修行,是真供養」,並以聖嚴師父「盡形壽做供養人,是大修行」的教導,期許每個人將自己擁有的東西供養他人的需求,練習無住生心,也以心中那份供養的善念,建設人間淨土。


經過第一堂課的總說之後,果慨法師於第二堂課進入懺文細說部分,從《梁皇寶懺》的原名《慈悲道場懺法》開始講起,讓菩薩們了解這部懺法目的。首先解釋的是「懺悔」,法師指出,眾生未成佛之前,不可能清淨,如何讓自己清淨?就是發覺自己不清淨,接著想辦法懺悔,而真正的懺悔不是「對不起,我錯了」,這僅僅是「悔」,還要發願未來不犯。


「懺悔法門既是修行的前方便,也可直至究竟。」果慨法師指出懺悔法門之殊勝,強調眾生犯錯難免,如同有大石頭擋路擋在修行路途一般,唯有搬開,才能往前,懺悔法門就是搬開石頭的方法;人身又如道器,宿世裝滿了各種習氣,必須倒出來才能裝進好東西,怎麼倒?就是修懺悔法門。


不過,懺悔也有理、事之別,作法懺及取相懺為事懺,前者為擒賊,後者為伏賊,而無生懺則為理懺,是為殺賊,以實證無我的空性,親證一切諸法的本性皆空,罪性本空,由心所造,也就是中觀。那麼,中觀怎麼用?聖嚴師父如此說:「用方法的時候,不執著方法 遇到境界,不為境界所動,但對境界清清楚楚。有形、有相,不起第二念,當下明察秋毫。」法師以誦經為例進一步解釋,如同誦經不執著誦經,念錯字繼續往下念,被干擾也不為境界所動。

因此,無生懺就是中觀,也就是多一份覺照力。例如,聽課時,清清楚楚知道身心反應,自然不會因環境冷熱而起煩惱心;又如吃素,若少一分覺照,僅是事相修。於此,果慨法師對佛法的正知見再度做了說明,以免菩薩們停留在修人天善法,「佛法正知見是有次第的,對一般修學佛法及修人天善法者,講因緣果,這屬於五乘共法;對二乘人而言,佛法正知見就是空觀,指的是因緣一直在變,沒有固定穩定的存在,而得以證空性、入涅槃;大乘不共法的知見就是中觀,沒有一定要怎麼做,心心念念只想利益與自己互動的人。」法師期許大眾修持懺悔法門必須蘊含理懺,否則僅是修人天善法。


接著,法師解釋「道場」的深意,指的是修道、成道的地方。這裡所指的「地方」並非外在的建築物而已,而是涵攝心理面所構築的道場,依據《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所云:「所以諸佛,每歎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意指以此菩提心,能辦出世成佛之大事。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云: 「舉足下足,常在道場。」則是說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道場,是能使你的心性得平靜,安寧、明淨的場所,也就是自己的身心就是一個道場;至於《維摩經》〈菩薩品〉:「直心道場」則是無我態度,就是智慧、平常心,心不扭曲、沒有波紋,念念都是平直的,因此,真正的道場在每個人的心理。


不過,我們都是凡夫,凡夫心理面的道場難免受到外境干擾,此時,果慨法師慈悲提點,當心理的道場被地震震歪了,被颱風摧倒了,得快快回到道場來共修、共學,提醒自己當勤精進,如果不想回來共修,極可能變成廢墟,這就是需要架構一個外在道場共修共學的原因。

最後,釋懺題來到「慈悲」,懺文云:「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目,為人導師。」法師解釋,慈是予樂,悲是拔苦,唯慈悲是我所歸依的道場,唯慈悲為得道的全因緣,顯見大乘佛法少了慈悲,無法修行。釋迦牟尼世尊於菩提樹下悟道亦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故若欲證得慈悲,得從外修著手,因為智慧本具,所謂大智從大悲來,我們當藉由慈悲開啟智慧,慈悲心越深,智慧越廣大。


總而言之,「慈悲道場懺法」,是以懺法作為架構,重點在無生懺,期勉人人練習清楚境界而不為境界所動,學習止的功夫,具備覺照能力,也就是默照;「道場」則是用在我們的身心,至於用什麼方法,無疑的就是「慈悲」二字。


釋懺題告一段落,法師接著說明首讚,藉由卷一「戒定真香」、卷二「花奉獻」到卷十「衣奉獻」等十供養闡述大乘佛法的心要在於「供養」,法師特別以卷六「茶供養」中的趙州禪師「喫茶去」公案說明,三個人遇到趙州禪師,禪師皆以喫茶去回應,此公案說明「佛法之中眾生平等」,並期許大眾「以平常心過日子」以及「每天體驗生活、享受生活、認真的生活」。由此可知,無論哪一種事相上的供養,都是藉事顯理,希望我們依理行事。


然而,諸佛的功德,究竟圓滿,已經不需這些供養品。因此,對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向上宜廣修供養,向平輩宜多結善緣, 向下宜常做布施,一則為報四重恩德,二則為捨慳貪吝嗇,三則為增福德智慧。但供養與布施不盡相同,供養存有一份恭敬心,且無論是法施、財施或無畏施都應當具足另外兩施,方是理、事具足。

另外,果慨法師也根據經典期勉大眾「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包括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受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等都是最殊勝的法供養,而〈行願品〉又云:「如說修行,是真供養。」法師以密勒日巴尊者向馬爾巴大師學習正法時,發願以清淨身口意供養馬爾巴大師,鼓勵菩薩們也發同樣的願,成就真正的供養。


除此,佛在《法華經》中,處處讚歎供佛功德, 每為弟子授記,便說各自於當來成佛之前, 將要供養多少數量的諸佛。意思是說,若要成佛,先當逐一於無數諸佛之前作「供養人」,以財物、體力、心力等修種種供養。聖嚴師父也說「盡形壽做供養人,是大修行。」無非是期許大家,想要成佛,想要修學佛法,第一件事要先當供養人,於此,法師勉勵菩薩們,兩種錢不能省,供養父母親及學習,錢是表法,真正的供養是那一份心意。

「當義工也是將自己供養出來,是供養三寶,以此態度來當義工不容易起煩惱,道場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是無我的智慧。」果慨法師希望菩薩們來到道場修行,漸次自我提升之後,當一門專修,才能得解脫,面對外境,心才有力量做自己的主人,不被外境干擾,同時也能幫助他人不被外境所轉。


法師以聖嚴師父開示:「要知道我對於財物的供養,根本就不在意;你拿努力精進修行來做供養,才是我真正歡喜的供養。」勉勵大眾好好修行才是真正的供養,藉由供養捨貪增福慧。因此,供養不是我們要的結果,而是藉供養這件事改變自己。師父的書信也提及,「大菩提心,始於六度,六度之首是布施行 布施之要,則始於惜福與培福。」又說「菲以自供,是惜福,厚以施人,是培福。」原來,只要懂得惜福、培福就是布施,修供養。

...

課程尾聲,為了讓菩薩們體驗供養真諦,果慨法師特別安排送禮物的遊戲,菩薩們將準備好的禮物轉贈給在場聽眾,並給予祝福,收到禮物後,再繼續轉贈,短短五分鐘,有菩薩轉贈六、七次以上,現場瀰漫歡喜氣氛,祝福聲不絕於耳。法師解釋,此一遊戲在於練習「無住」,尤其當手上的禮物是自己需要的、是自己喜愛的,卻得將其轉送,此時,不妨細細體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會發現心若黏著於禮物上,就會產生執著,起煩惱。但是,心若越無住,就越開心,最後會發現,供養的那一份善念將帶來無限的快樂,引起善的循環。

「我是學佛人,時時要用佛法。」果慨法師再次殷殷叮囑,修學佛法是動詞,非名詞,重點在於實踐,唯有這樣,才能生生世世走在學佛的路上。

文.陳麗珠/攝影.郭若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