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第四堂~改寫生命方程式〈安樂行品〉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第四堂~改寫生命方程式〈安樂行品〉


我們若想要弘揚《法華經》這部大乘經典,身口意該怎麼做呢?為此,安和分院〈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主講者果慨法師特別在第四堂課中安排了〈安樂行品〉的講授,透過經文講解「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無非是期許菩薩們謹記聖嚴師父「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的護法精神及弘法利生的大悲心,在漫長的學佛路途上,不忘精進用功,將善習串到未來的生生世世中;更不忘將這部改變生命的妙法分享給大眾,藉以提升自己,也協助其他人的生命獲得幸福圓滿!


拜科技之賜,加上台灣佛教盛行,現代人想要聽經聞法不僅容易,課程更是多元,然而,為了讓菩薩們深刻了解佛法之珍貴,學佛之難得,果慨法師再度引述聖嚴師父的開示:「凡是學佛的人,都應背起來,念茲在茲,不離於心,弘法、學法、護法,都需要用身命,但此肉體的身命跟佛法的法身慧命,兩者比較起來,寧取無上的佛道,不惜捨此身命。如果沒有這樣的懇切勇猛心,要望成佛,就很難了。」期許我們學習師父「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的態度,珍惜每一個用功的機緣,因緣稍縱即逝,生命何嘗不是,把握機會,長養慧命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欲說法華經 當住四安樂行


有了學佛的機緣,今生又能聽聞《法華經》這部大乘經典,我們當如何將此一微妙上法廣為弘傳、利益眾生呢?果慨法師以〈安樂行品〉來講授弘揚此經的行法要點, 即使處惡世,若能實踐身、口、意、誓的四安樂行,便得安樂。經文亦指出,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指的就是身、口、意、誓願等四安樂行。


首先,身安樂行,就是「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其中二個重點,一是安住於菩薩行處,二是安住於菩薩的親近處,前者指的是菩薩的大行,如布施等六度;菩薩親近處,則是菩薩的善知識。若依據經文,所謂菩薩行處就是期許行者「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


果慨法師特別解釋,前述經文中所指的「又復於法無所行」的「無所行」,指「雖行於一切法,而不分別執著所行之法相。」,「而觀諸法如實相」的「實相」,就是空相,就是天台宗「空假中」三觀的「中」觀。其實,眾生的煩惱來自以「假有」為「有」,以致處處執著;二聖人則是證空,而入涅槃。至於「中」的觀念就是師父所說的,「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從空入假,發菩提心,藉由現象的「有」,努力讓眾生離苦得樂,但知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不執著,這就是「中」,也是涅槃因。


理解菩薩行處的要義後,果慨法師接著說明「菩薩親近處」,除了蘊含十種惱亂的「不可親近處」、於閑處處坐禪的「初親近處」以及「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
,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此三部分蘊含了持戒修定以及慧學等三無漏學,目的除了提醒菩薩們多多親近善知識,亦當學習恆常樂觀如是的諸法空相,能夠如實觀空,便語言道斷而知因緣有的真諦。


果慨法師再次慈悲提點,我們應常常學習觀諸法實相,也就是無住生心,發起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的心,但不執著,這才是涅槃因。因為,所有的修持法門核心不脫捨、放、空的概念,或許凡夫一開始不容易放下,不容易捨,故當學習先將心先住在三寶地,將方法運用於日常,久而久之就會脫落,即能體悟無住生心的微妙處。


第二個則是口安樂行,經云:「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其義在於勉勵大眾謹言慎行;第三是意安樂行:「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妬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四眾之中求三乘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此是慎防前述之過。除此,經文還提醒大眾策勵自己努力實踐以下之行,如經文所云:「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


第四指的是誓願安樂行,經云:「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此說明,受持這部《法華經》者定當發大誓願,對任何出家或在家人、對於不是菩薩的二乘人,都能生起大悲心。同時,對無所聞、知、覺、問、信、解也要發大誓願,願在自己成佛之時,引導他們得住《妙法華經》的大法之中。


在此〈安樂行品〉中,講完四安樂行,便舉「髻中明珠喻」,說明轉輪聖王髻中有明珠,平生絕不施予有戰功的兵將,最後才將此珠給與立大戰功的人,佛亦如是,成佛以來說種種法,直到即將涅槃,終於說了《法華經》。

禮法華三昧懺 悟理事無礙之妙


介紹完〈安樂行品〉後,果慨法師隨即進入法華三昧懺儀的講解,此懺有懺中之王之稱,在儀軌鋪陳中,囊括了做法懺及取向懺,儀軌架構則從勸修開始,目的在於起信,如《瓔珞本業經》所云:「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但法師援引蕅益大師的話: 「真實的信願,來自於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提醒我們,修學佛法必須從仰信進入正信才是重點,故當多聞薰習。


「勸修」之後則是「前方便」,修任何法門都需要前方便,其目的在於讓心安定;第三個階段進入了「一心精進」,指的並非拼命,而是包括「事一心」及「理一心」,前者在於修止,後者則是期許修行者不被修止所綁,清清楚楚,每個人站在自己的因緣上修行。


為避免菩薩們霧煞煞,果慨法師進一步解釋,所謂「事中修一心」重點在對所行一切事時,須正念正知,心不異緣。目的在『止』。 「理中修一心」則能照了所作體性空幻,反觀心源心性不二。進一步『觀』法性空,如此才能得證三昧乃至究竟除罪。


但是,『觀』法性空的『觀』不是刻意,而是默照,清楚狀況,卻不執著有、不執著無,也就是師父所說的「中觀」。「用方法的時候,不執著方法 遇到境界,不為境界所動,但對境界清清楚楚。 有形、有相,不起第二念,當下明察秋毫」聖嚴師父如是解釋。


果慨法師強調,唯有體悟理事無礙,才能事事無礙,做任何事都當先有「理」才有「事」。做事的本身若缺乏背後的理則,如同少了目標,很容易產生人我是非,若只有「理」,少了「事」,無疑是空談,因此,理則就是幫助我們從色身進入法身,生活中如果能理事無礙,必得自在,就能解脫,就是涅槃。


「生活中,我們常為了小事煩惱,若知道做事背後的理則在於「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有「事」有「理」,清楚知道自己所做之事皆是對眾生有利,但能不執著,這就是無住生心,就是走在成佛的路上。


那麼,如何自己少點執著,少煩少惱呢?果慨法師慈悲地再度解釋了「空」的義理,無非是清楚萬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每個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致,故沒有自性可言。因緣和,則生;因緣滅,則無。亦即,「空」就是無有自性,故有生滅;無不變性,故無常,不會永遠不變;無獨立性,故必須眾緣和合,因此,一切法「當體即空」。如古德所云:「諸法因緣生,當體即空,無有自性,了不可得」。


「我們要時常提起空觀,則可以提醒自己很多事情是因緣和合,如此將可稀釋自已對人事物的執著,了解空的真諦,即能轉凡成聖,得到解脫。正因為空觀的學習對行者如此重要,所以,在法華三昧懺的儀軌中,當行者進入正修之後,智者大師所制定的科儀鋪陳,引導修此懺法者從最粗的環境到身口意,最後進入坐禪實相,這樣的修法堪稱是戒定慧同時俱足。」果慨法師仔細並深入的解說,期許菩薩們都能領略並在生活中落實空觀的義理。


果慨法師提點大家,凡夫不知從有相進入實相,在於將現象抓得太緊,想要體悟實相,一定先進入現象,所以,祖師大德開悟多非在禪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平日當保持覺照功夫,時刻放鬆、專注,並學習空的智慧,漸次薰習,就能出離我們執著的身心世界,進而體悟真空妙有,做自己的主人,優遊自在。

文.陳麗珠/攝影.王御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