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雜誌 第94期第7



心的交流 新的開創∼

全球悅眾大會

果 賢


靈性的修持∼

生活禪修體驗講座

徐慧娟


 

心的交流 新的開創∼

 

全球悅眾大會

同心同願 法鼓傳薪

果 賢

  入會場開始,即看到許多接待組的菩薩們,以柔軟的聲音、莊嚴的威儀,迎接大眾的到來,而一路上,聲聲阿彌陀佛,讓人由衷的感謝有這麼多人奉獻,成就大會的圓滿。當一進到會場,「法鼓山,提昇人品的指南:法鼓山,茫茫苦海的彼岸」,合唱團的菩薩們唱出了大家心聲,而當聖嚴師父隨著優美的歌聲出現時,大眾無不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師父正是我們心中的慈航、明燈。


    鼓手中的鼓手

  聖嚴師父看到那麼多人遠道而來,心中十分歡喜,並關懷大眾的道業與健康。接著,師父就「同心同願」,分別說明,「同心」是大眾共同一條心,發大菩提心,為一切眾生奉獻:「同願」,則是共同的希望,佛教界有遠大的目標和方向,但階段性的目標是要腳踏實地的結合悅眾菩薩們,一起推動法鼓山的理念。

  由於在座者大多是悅眾,所以,師父也就「悅眾」一詞,說明悅眾本來是僧眾職務的名稱,聖嚴師父雖然將古詞新用,但意義卻是相同的。悅眾就是在於自己能知慚愧,有過當改,奉獻自己的心力,為他人做服務,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家都能學佛修行。

  而法鼓山的每一個人,都是敲響佛法的鼓手,而悅眾更是鼓手中的鼓手,所以,能護持、帶動別人學佛的人就是悅眾。悅眾更是以智慧、慈悲、恭敬心來奉獻自己,讓別人生歡喜心、獲得利益,因此,悅眾並非領導人指揮別人做事,更不是英雄、豪傑,而是讓大家歡喜共同一條心的做共同的事。


    初發心最可貴

  師父勉勵悅眾們之間應互為善知識,互為菩薩伴侶,並應承認自己就是善知識,以佛法來幫助別人。看到有苦難的地方就去協助別人。但是大家都是「嬰兒菩薩」,很容易碰到挫折就跌倒,所以,師父勉勵大家要以大慈悲為房間,以柔軟為衣服,以如來的空性為寶座。所以,當煩惱起來時,表示所穿的不是如來衣,而是魔鬼衣,如來衣是刀槍不入的,是禁得起挫折、風浪,因有自我就有煩惱有痛苦,只要有痛苦就趕快拿掉,能忍苦、能忍樂就不會得意忘形。

  最後,聖嚴師父再度闡明了法鼓山的精神,是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而奉獻並不是犧牲,而是將眾生視為未來的佛、現在的菩薩,以恭敬、感恩,不求回報的心,誠懇的奉獻。要在「自我昇華之中做奉獻,奉獻越多昇華的也越多」,在奉獻的時候,感覺是對他人有利,其實受益最大、成長最多還是自己。

  「用一盞長明燈點亮他人的心燈,燈燈相傳為無量燈」。成就社會大眾要成佛,先做菩薩,要做菩薩先發心,初發心最可貴,行遠登高都是從第一步開始,要時時提起初發心,不斷的提起,發成就菩提道的心,而菩薩就是自己未斷煩惱,但先利益大眾,佛陀就是先發願度眾生後成佛,發度眾的心是最可貴的。

  最後,師父指出了法鼓山悅眾的形象,應是清淨、清新、安詳、純樸,深入世間而不染陋習,關懷社會而不受社會的影響。同時,師父也具體的提出了淨化人心的具體行動:1. 勉勵不說粗俗、低俗的話。多說勉勵語、讚歎語。2. 服裝整潔大方,逢人面帶微笑,合掌行禮問好。3. 遠離賭博,避免爭吵、不涉是非、戒煙酒。4. 不捲入政治漩渦、男女曖昧關係、錢財糾紛,但仍要關心、參與政治的活動。最後應以「四眾佛子共勉語」做為自利利人的標準,並勉勵做好「四環」的工作。

  至於如何做好悅眾的角色,師父勉勵大眾首先發願做好悅眾,如此得到的利益更多,體驗更多,不做悅眾,成長很慢,而且「不但自己做悅眾,更要接引更多人做悅眾。」


    全球悅眾大會

  全球悅眾大會首先由法鼓山合唱團合唱聖嚴師父最新作詞的佛曲集——(智慧)的歌聲中揭開序幕,接著當敬愛的聖嚴師父在法鼓山全體常住法師,和各會團團長的恭請下,在觀世音菩薩聖號中,緩緩的進入現場,氣氛為之;而當全場二、三千人以至誠懇切的心,齊誦(寶鼎香讚),祈禱世界和平時,讓與會者無不深刻的感受到宛如置身人間淨土;同時也祈求法鼓山的工程早日完成。


    法鼓人的大團圓

  接著由歐陽慧珍舞蹈團的六十多位小菩薩,演出「以菩薩行重建人間淨土」,以法鼓山的理念為編舞題材,在精湛的舞藝,以及小菩薩天真可愛的呈現下,贏得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在此次的悅眾大會中,特別頒獎給表現優異的悅眾,同時,分別授證給護法會新任召集委員、新任委員、關懷委員,各會團新任的正副會長、團長,以及專程遠從海外回國參加盛會的悅眾菩薩。典禮後,全體並與聖嚴師父合照,留下珍貴鏡頭。

  看到那麼多遠從各地而來的悅眾,尤其有遠自歐美、新加波等地專程回國參加大會的悅眾菩薩們,怎不令人歡喜參與這個殊勝的法鼓人的大團圓在這個令人歡喜的盛會中,聖嚴師父則是當眾宣佈,將在十月份接受羅馬教廷的邀請,前往參加世界宗教領袖和平會議,聽到這一象徵台灣榮譽和法鼓山、聖嚴師父榮譽的大事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另外,則是在明年的四月二十四日起一連三天,法鼓山美國分會將主辦一場法會,並將與達賴喇嘛進行一場對談。


    受到國際的肯定與支持

  身為法鼓山的一份子,怎不感到與有榮焉。但是師父卻謙虛地感謝全體悅眾菩薩,因為大家的努力和奉獻,為法鼓山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所以,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肯定與支持。

  遠從台南來的三百位菩薩們,從下午一點就搭遊覽車北上,但是到了七點卻不見人影,當大眾正擔憂時,臉上充滿期待的菩薩終於出現在現場,原來司機菩薩走錯了路,再加上塞車,讓他們著急不已,不過「還好在祈福法會後,師父回頭面向悅眾的那一刻,全體正好就定位。」台南區新任召集委員黃雅昭的母親,雖然錯失了祈福法會,但他滿心歡喜的說。

  最後,在全體大合唱(法鼓山)的歌聲中,恭送聖嚴師父,每個人心中也默默的祝福師父能身體健康,法鼓山的工程順利,有更多人加入成為敲響法鼓的鼓手,一起來建設人間淨土。


靈性的修持∼


生活禪修體驗講座

徐慧娟

  近來社會所呈現的各種亂象,使得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而移民他鄉。事實上,不管社會上的紛亂、虛假、爭奪,都是因為人的心亂了,不當的行為破壞了社會秩序,引起了諸多的亂象。


    禪修不是悠閒人士的專利品

  如何破除惶惶不安的心,導正社會不良風氣,必須從心靈環保做起,法鼓山於九月二十一日晚上,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了一場「生活禪修體驗講座」,由曾經在海內外指導過上百場禪修的聖嚴師父主持,分別從;如何用禪的觀念來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消融;如何用禪的態度輕鬆、愉快、自在的生活、以及如何用安全、健康、正確的禪法來安頓身心。

  對許多人來說,打坐、參禪,是屬於生活悠閒人士的專利,但是在這場演講中,聖嚴師父則提出了,如何在生活中用禪的觀念和方法,達到禪的功能和利益,可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達到身心自在的效果。由於聖嚴師父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讓在座者,不分年齡、性別、所學,皆能輕易地學習吸收到生活禪修的好處。

  近年由於聖嚴師父大力的推廣禪修的觀念和方法,也獲得了社會普遍的迥響,所以,雖然當天,從下午即下起傾盆大雨,但仍不減大家求法的心切,這群社會人士,冒著風雨湧進了國父紀念館。更有多位政府首長也蒞會聆聽師父的生活禪修講座,貴賓包括國民大會議長錢復、行政院院長蕭萬長夫人、環保署署長蔡勳雄、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等。

  講座首先由主持人——名聲樂家呂麗莉教授,介紹了聖嚴師父一生苦學的經歷、在佛法修持上的成就,及以大悲願心開創法鼓山,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國大議長錢復先生在致詞中,更特別推崇聖嚴師父苦學的精神,憑著願力與信仰,為社會貢獻的偉大情操。 做一個真實的平常人

  聖嚴師父首先點出了,「很多人以為,打坐可以得到神通,其實,禪修的最主要目的和效益在於身心安頓」。而生活中禪修,無其它妙方,更無所謂活佛、活金剛、活菩薩,一切都是自然平實的。禪修首先要把握「放鬆身心」的原則,然後再求「放下身心」,調伏情緒,不要過度興奮刺激,就能體會到禪悅法喜。聖嚴師父強調:「健康安全的禪修,並不在尋求開悟,而是腳踏實地尋求平穩,心中對人慈悲,做一個真實的平常人」。

  許多人認為禪修一定要打坐,但聖嚴師父當場指導聽眾練習「觀呼吸」的方法,感受身心放鬆的感覺。他說:「呼吸的感覺是最深切的。」體會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清涼、舒暢、自然,獲得如釋重負的感覺,這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簡易禪修方法。師父隨即以錢議長為例:在主持會議時,若台下的人吵鬧不休、打起架來,議長便即可觀呼吸調伏身心,使情緒不要跟著起伏。 關於禪修的正確觀念,首先要學會「從無看有,從有看無」,經常保持心情平和,面對得失利害時,灰心失意或洋洋得意都不好,要心胸開朗,樂觀而不傲慢。這是以禪的觀念對應外境的「不二法門」。

  至於內在心理,則要以《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聖嚴師父說:「念頭的連續是為時間,念頭與心外相連即是空間。所以,當下的一念最重要。」把想法停在過去的價值、經驗,或未來的憂慮、計劃等,都是浪費時間的妄想,對於一個禪修的人來說,「現在心」是最重要的,「活在現在,佛在現在」,最後超越「現在心」達到《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用輕鬆的態度趕出工作

  禪修的觀念還有一重要的「因緣」觀,那就是對現在的「因緣」珍惜,對未來的「因果」盡責。相信不管順境、逆境,都是使我們成長的因緣,如此的觀念就能自我肯定,珍惜自己的生命。自我肯定之後,還能自我消融,以感恩心面對一切人事,以慚愧心面對自己的行為。聖嚴師父特別說到:「世界上只有做壞事的人,而沒有絕對的壞人。」所以要以慈悲心關懷他人,以智慧心處理自己的煩惱,更要誠懇地奉獻自己,徹底消融自我,成為解脫的聖人。

  在禪修的態度方面,聖嚴法師一再強調「放輕鬆」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放輕鬆呢?《六祖壇經》中所說:「瞋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是最好的開示。師父過去常叮嚀我們要「忙、忙、忙,忙得很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和「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都是在提醒我們放鬆的方法,用輕鬆的態度趕出工作,凡事要「趕」不要「急」,如果能夠這樣,不管事情最後是成功或失敗,都能愉快,也不管得到或失去,始終自在。當然,若能為他人而忙,而累,而不計較,更能得到永遠的自在。

  在聖嚴師父完整而有系統的介紹了禪修的觀念後,大眾們無不專注的聆聽師父的智慧法語,最後,在十五分鐘的發問時間中,師父更展現了禪師自在、幽默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