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63期 2011.11.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齋明古寺新禪心

齋明寺新禪堂落成啟用了!
本期帶您走進禪堂,體驗百年古剎融古鑄新的禪意之美。

▲齋明寺禪堂的啟用,讓百年古剎活絡了起來。(齋明寺 提供)

◎張錦德

擁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的齋明寺,創建於清道光末年間(一八四○年代),一九九九年從一個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香火道場,回歸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正信佛教法脈,並於二○○五年八月展開四年的古蹟修復工程。為了讓齋明寺整體園區的機能趨於完善,對當地人文開創出更豐富多元的文化活水,自二○○八年開始,在古寺後方興建禪堂。

簡約新禪堂 和諧融入古剎之美

然而要在閩式三合院建築的後方,興建一棟新式禪堂,並讓其在視覺景觀上達到和諧一致,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因此,建築師孫德鴻透過空間距離的配置來取得平衡:「齋明寺後方的天然土丘,土丘上的植栽及百年樟樹,自然形成一個緩衝,隔離了新舊建築的緊張對立,而能夠和平相處在一起。」

其次, 建築師刻意降低禪堂的屋簷,避免遮蔽齋明寺飛簷起翹的天際線。並以銅板做屋頂,大量使用淺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做為牆面,使得禪堂在視覺上呈現與法鼓山園區相同的簡約、質樸特色,讓禪堂有如背景一般,凸顯古剎紅牆黛瓦、丹楹藻繪的細緻與風采。

「清水混凝土所呈現是一個裡外如一的精神,這也是法鼓山一直所講究的人格特質之一。」孫德鴻笑說,沒有再做特別裝修的混凝土,就像灰色的僧袍,帶給人安靜、質樸的氣氛。

新禪堂與齋明古剎相互輝映,就像漢傳佛教的根本精神一樣,是互相包容。「聖嚴師父的理念一直以根本佛教為基礎,因應時代的需求,而創新求變,是不否定過去的歷史文化。」資深悅眾施建昌如此強調。為了表示不忘本,特地將原本安奉在禪堂後方萃靈塔裡的「西方三聖」,遷移到禪堂裡。這三尊由昔日福建名匠林起鳳所雕塑的西方三聖像,自一九二九年萃靈塔啟建後,八十多年來引領無數的先人前往西方淨土,如今供奉在禪堂裡,更具傳承意義。

多功能共修空間 修行好歡喜

而落成啟用後的禪堂,確實讓百年古剎活絡了起來。自去年(二○一○年)六月開始,齋明寺就密集舉辦了禪修活動,禪堂前方綠草如茵的草丘,正好成為戶外經行的最佳地點。除了禪修,這一年多以來也陸續舉辦了「元宵燃燈供佛法會」、「佛二暨八關戒齋」、「清明報恩地藏七永日法會」等修行活動,讓桃園、新竹的民眾,不用舟車勞頓就能同霑法益。而在各地道場引起熱烈回響的聖嚴書院福田班,也在今年三月於齋明寺禪堂開了第一班。

種種修行與教育活動,隨著禪堂的啟用,一步步開展出來,百歲蛻變的齋明寺不但成為桃竹地區滋養心靈的新據點,它所承擔的將是慈悲化世的佛陀本懷和聖嚴師父創建法鼓山的深弘大願,為下個百年的人心淨化繼續邁進。

▲為避免遮蔽古寺的飛簷起翹,禪堂以深灰色瓦做屋頂,並降低屋簷高度,視覺上有如背景一般。(鄧博仁 攝)

▲禪堂裡供奉的是原本安奉在萃靈塔裡的「西方三聖」,為昔日福建名匠林起鳳所雕塑。 (齋明寺 提供)

▲禪堂建築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做為牆面,沒有特別裝修,呈現簡約質樸、內外一致的特質。 (鄧博仁 攝)

................................................................................................................................................................................................................

「心世紀倫理對談」第二場

開啟幸福的生命智慧

如何打開通往幸福的大門?九月十八日,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邀請惠敏法師、鄭石岩、陶晶瑩,於臺北國父紀念館展開第二場「這裡有幸福──心世紀倫理對談」。本期摘錄當天對談精彩內容,邀您一起用智慧來開啟幸福。

【與談人】
•惠敏法師(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鄭石岩(教育部訓委會前常委)
•陶晶瑩(資深媒體人、作家)
【主持人】
•石怡潔(資深媒體人)

◎整理/編輯室•攝影/張錦德

【惠敏法師】

實踐無常 珍惜創意每一天

佛教講無常、無我,到底怎麼去實踐?我寫碩士論文時,寫得很辛苦,覺得假如能寫好就好了;寫好以後,又有博士班要念,寫博士論文時,也覺得能夠寫好就好。我從那時開始反省:自己好像把幸福寄託在未來,這樣好像違背了佛教無常、無我的道理。

如何體會佛陀講的無常?佛陀有一次問弟子們怎樣體會無常,有位弟子說無常在一天當中,佛陀說不夠徹底;另一位說在一頓飯當中,佛陀說還不夠徹底;後來一位說在呼吸當中,佛陀說有一點像了。

我們沒辦法一下子從呼吸體驗到無常,那就先從一天開始,把每天當成是最後一天。印度史詩裡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每個人都會死,但每個人都裝著永遠不會死的樣子。」所以我們的計畫永遠預設有明天,因此不會懂得珍惜,也不會有創意。假設今天是最後一天,我們會很珍惜,而且會有創意。

換句話說,今天跟昨天不一樣,完全是嶄新的一天。這種無常告訴我們,今天不僅是最後一天,也是最新的一天。

我常分享這個經驗,就是每天晚上把睡覺當成臨死的練習。每個人總要面臨死亡,假如死的時候還能夠微笑,表示幸福。為什麼呢?佛教講快樂有三種來源,第一是知足,知足常樂,所以會微笑;第二是助人,助人為快樂之本,能夠幫助別人完成一件事,會發現助人是快樂的;第三個層次最難,就是寂滅為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亦即面對生死還能很自在。(節錄)

【鄭石岩】

歡喜生活 幸福開啟智慧門

我們沒辦法選擇自身遭遇,或是變成別人,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根據自己手中的因緣,用智慧去看出它的喜樂;用有趣的、正向的、有愛的態度適應它,自然就會感到幸福。

從事心理諮商超過四十年,我發現幸福的人在生活中,都用一個比較正向的方式看待一切;不幸的人比較執著,有很多負面情緒,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我執」,或說「自我中心」非常強,相對地,他感覺到的壓力也比較大。

經過長期研究,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每個人在生活中,怎麼想就會怎麼做;怎麼做就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如果想法是慈悲的、正向的、有愛的,那麼他是幸福的;如果想法充滿敵意,或覺得很失望、沮喪,做事情就會比較負向、逃避或防衛,心裡也會不好受。

幸福是當下現成的。佛陀弟子曾問佛陀:「禪的精要是什麼?」佛陀表達的方式是「拈花微笑」。我的看法是每個人手上都拿了一朵花,不管這朵花是什麼花、顏色、大小、形狀,但要像佛陀一樣拿著這朵花,很歡喜地微笑著;拿著這朵花,就像生命之花一樣,你的遭遇、際遇就在那個地方,好好歡喜地生活,就叫做幸福;這個幸福的本身,也會自然而然地啟發智慧。

我們禮佛的動作──合掌,本身就是一個花苞,當我們恭恭敬敬地禮敬,其實是生命的實踐,跪下去後,身體帶著行動,把這朵花打開來、開了花,最後把手掌合起來時是果;拿著這個果說:「佛啊!我真的辦到了,我幸福了!」(節錄)

【陶晶瑩】

兩根蘿蔔 智慧幸福處處有

我覺得快樂是剎那的、很短暫的欣喜感覺。比如說我們急著去開會,居然有一個停車位很快被我找到,那時會感到很快樂,但不會延續很久,或許會影響我們半天的心情。

真正的幸福,以心理學上來說,如果是心甘情願的選擇,比較容易有幸福感。我的年紀已是高齡產婦,在育兒的過程中,我會把它當作是一種享受,而不會覺得是一種磨難。很多人不願走入家庭,覺得有小孩很麻煩,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因為我跟先生心甘情願選擇這樣的生活,所以我覺得很幸福,幾乎天天、分分、秒秒都有幸福。

我有一個五歲的女兒,有一次學校帶她去參觀人體科學實驗展,回家後她跟我說:「媽媽最後會不會變成骨頭?」我說:「什麼意思?」因為她在人體展中看到人最後都變成了骨頭。我說等到我死後,血肉都沒有了就變骨頭,她開始有點憂愁說:「我不要媽媽死!」聽到那樣真誠的話,那一刻我感到幸福,因為有人愛我,如此地依賴著我、依偎著我,覺得好幸福。我說:「那就要長生不老囉!」她說:「媽媽,您知道活很久的祕密嗎?」她的表情非常神祕。我說:「不知道,妳可以告訴我嗎?」她說:「就是不要貪心!」

她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與智慧?原來那個展覽上剛好有張照片,是一個鄉下阿婆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左右手各拿了一根蘿蔔,她說:「媽媽,人不要太貪心,一個人有兩根蘿蔔就夠了!」所以我發現,智慧處處皆是,幸福感也俯拾皆是。(節錄)

................................................................................................................................................................................................................

齋明古寺新禪心

開啟幸福的生命智慧

惠敏法師:實踐無常 珍惜創意每一天

鄭石岩:歡喜生活 幸福開啟智慧門

陶晶瑩:兩根蘿蔔 智慧幸福處處有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