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63期 2011.11.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長島大學師生 法鼓山體驗禪修

二十名宗教文化學程師生參學法鼓山園區 天南寺體驗漢傳禪法

▲長島大學師生到法鼓山展開三天的禪修之旅,第一天上法鼓山參學,認識園區的禪悅境教。 (楊仁賢 攝)

【許翠谷/三峽報導】清晨時分,三峽天南寺的大殿裡傳來清揚的梵唄聲,一群西方學生穿著海青,垂目合掌,正隨法師禮佛、讚頌,這是美國長島大學(Long Island University)比較宗教及文化學程學生,在臺灣體驗宗教生活的一環,向來以禪修著稱的法鼓山,則成為西方學子體驗漢傳禪法的最佳入門處。

十月十九日下午,長島大學師生一行二十人首先抵達法鼓山園區,認識法鼓山禪悅境教,學習問訊、禮佛、穿搭海青等佛門行儀後,接著前往三峽天南寺,展開三天兩夜的寺院禪修之旅,由僧團常續、常生、常義等多位法師共同帶領。

負責籌備課程的國際發展處監院果見法師表示,由於學員多半初次接觸漢傳禪法,因此除了介紹基礎禪修觀念與七支坐法,也安排法鼓八式動禪、托水缽、月光禪、環山經行、茶禪等活動,幫助學員將禪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做早課、打坐、赤腳在山中經行……,這些都是全新的經驗,收穫很多。」大學二年級的娜塔莉(Natalie Greene)說,經行的練習幫助她在動的狀態中還能保持清楚專注,是生活中最受用的地方,而禁語則讓她學會向內觀照,「原來我平時竟然說了那麼多無意義且傷害人的話語。」

▲長島大學學生藉由托水缽活動,練習在動的狀態中保持清楚專注。(楊仁賢 攝)

多元活潑的禪修課程不僅讓學員法喜連連,學員們也利用工作坊及休息時間向法師請益,進一步認識佛教的基本精神與內涵,例如:「修行是否一定要出家?」「長期處在家暴陰影下,如何對施暴者生起慈悲心?」「舉辦佛化婚禮是否違背戒律?」「如何才是依法不依人?」問題包羅萬象,但法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則讓學員讚歎不已。

積極提問做筆記的喬安娜(Johanna Wilsson)便說,在寺院掛單、直接與宗教師相處對話,不僅解開她對佛教長期以來的困惑,也豐富她的生命經驗。青年發展院常義法師表示,之前有領眾禪修的經驗,但這次與西方眾的互動交流,讓他重新學習如何回應不同族群與文化的需求,適切地將佛法分享出去。

................................................................................................................................................................................................................

▲《心在哪裡?》收錄了聖嚴師父早期在美國的禪修開示,為禪修者指出最安全的修心方向。

《心在哪裡?》出版 收錄師父西方禪修指導

【邱惠敏/臺北報導】一九七五年,聖嚴師父獲得日本博士學位後,即受邀前往美國弘法,當年師父如何在美指導禪修?法鼓文化十月出版新書《心在哪裡?──聖嚴法師西方禪修指導》,帶領讀者再次回到當時的時空因緣,一同做一回師父的早期弟子。

《心在哪裡?》收錄的二十四篇開示,為聖嚴師父在美國的禪修開示,原文刊登於《禪通訊》(Chan Newsletter),之後陸續由國際編譯組譯成中文,二○○九年開始在《人生》雜誌連載,受到讀者歡迎。國際編譯組組長常悟法師表示,這些開示主要講述於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間,正值壯年的師父,揮灑著禪家手眼,任運自如;由這些開示的年代和地點,輔以師父其他著作,也可拼綴出當時的歷史原貌。

一九七九年,師父在美漂泊數年、終於有了禪中心(東初禪寺)後,立即對外做了兩場開示。接著,禪中心展開歷時一年的整修,師父仍帶領了數次禪七,工程完成後,師父開始到紐約市和附近各州弘法,努力接引青年弟子,親近一般社會大眾。由於接觸對象不同,開示的內容、接引的善巧也愈見精彩。

常悟法師分享,編譯文稿準備出書時,發現這些短文自成完整架構,分別從「需要修行嗎?」、「禪修之路」、「路上風光」到「本來面目」,四大篇章涵蓋了修行的歷程:如何發現煩惱心、如何展開禪修道路、掌握禪修的必備條件、禪修道路上四大障礙、觀空五層次,到明白原來萬法唯心造,將煩惱心轉為智慧心,直至無心可覓。

縱觀全書,師父為禪修者指出最安全的修心方向,清楚呈現禪宗「直指人心」的頓悟法門,又在頓中開出層次化的漸法教學,明確的進程,非常有利現代人學習。

................................................................................................................................................................................................................

法鼓大學舉辦「禪與身心靈健康」講座

▲青年院監院果祺法師(中)、師領教授(左)與楊蓓教授(右)對談分享「禪與現代人身、心、靈的健康」。 (李東陽 攝)

【黃詩婷/臺北報導】法鼓大學人生學院十月十三日於法鼓德貴學苑舉辦一場「人生講座」,由青年院監院果祺法師、武漢大學哲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師領、人生學院教授楊蓓,分別從禪修實務與學術研究面向,探討「禪與現代人身、心、靈的健康」。

果祺法師從禪修促進身心健康的觀點出發,分享自己開始禪修之後,身心狀態有了明顯轉變,身體愈來愈健康,心中的恐懼也漸漸消失,這讓他認知到:身體健康的前提是心理健康,因而開始研讀聖嚴師父著作、學習佛法,進而轉變觀念,體悟事事隨時變化的人生常態。法師引導現場聽眾,練習讓眼睛放鬆直視前方,體會眼睛所看之處並非真實,真正要看見的是自己的「心」。

近年來,楊蓓深度訪問十二位在法鼓山打過默照禪七的學員,發現他們在身心狀態上明顯改善,除了身體病痛減輕,並能真誠面對自己,應用佛法轉念,學習接納與放下過往的不順遂,慢慢找到生命著力點,處理人際關係變得更加柔軟,面對生死的態度也變得豁達。楊蓓說明這些禪修之後的正向改變,正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的歷程。

師領表示,人原本就有心理上的防衛機制,能處理很多問題,但如果超過一般身心能承受的限度,便會出現不適,如果問題繼續干擾,便逐漸形成病變。師領認為,目前西方醫學與心理學僅能緩解與控制身心症狀的不適,佛教才是治心的本業,禪修可協助治療生理與心理的疾病,又與「實踐」觀點結合,即融入日常生活中修行。師領也認為,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量,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去鍛鍊開發。

三位與談人一致認為修行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遇到的困境也不同,透過禪修清楚看見自己的心,保持正知正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做完之後就放下,在行住坐臥之中真修實鍊,便能提昇生命的品質。

................................................................................................................................................................................................................

(僧大 提供)

生命,在這裡覺醒

編按:已舉辦八屆的「生命自覺營」,是海內外青年體驗、學習出家生活的難得機緣,本期邀您分享二○一○年自覺營學員的心得,歡迎青年朋友報名參加二○一二年生命自覺營,為自己找到全新的生命覺醒。

一輩子的幸福寶藏

◎蔣涵玶

二○一○年冬季,我參加了第八屆生命自覺營。究竟是為了什麼參加?其實自己內心並不是非常清楚,說服自己只是單純想從繁忙的工作裡解脫,或是膚淺地當作是給身心放一個假吧!總之我來到了法鼓山禪堂,開始第一天的行者生活。

從基礎的行儀開始學習,問訊、操手、拜佛、穿搭海青,經過一再地練習而變成一種不只是外在的姿態,而是達到心境上的清淨覺察。第二天夜晚的拜懺,我感到無比的平靜清涼,也是第一次觀照到了自己的心,清楚每一個起心動念。然而只是自覺還是不夠,法師的開示讓我了解,身為宗教師必須要成熟自己、成就他人,聽了之後感到十分慚愧,一向總是太在乎自己,我有關懷別人嗎?有以利他為考量嗎?正授那一刻,我的眼淚像止不住的洪流,拿著幔衣的手,微微顫抖。

如果你以為參加自覺營只有這樣,那就錯了!課堂上,法師的妙語如珠總能讓我們笑,出坡時連刷地板都可以很快樂,體驗到生命原來可以如此簡單,了解付出就是生命裡最幸福的事。「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依賴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來自於情緒與感覺。」我默默地在心中記下這句話。

捨戒下山後,再度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裡,沒有意外地忙碌。我的心在哪裡?城市裡的喧囂依舊,我的心要如何保持清淨?每當壓力讓我透不過氣來,就用禪的方法吧;每次生氣的時候,就提醒自己要有慈悲心;貪心來的時候就行布施吧;瞋心起的那一刻就趕緊感恩,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呢?九天的行者生活,是我這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幸福寶藏。

實現一日夢想

◎Bear Buddha

每當走進麵包店,咬一口又香又軟的麵包時,總想當一天的麵包師傅;當看到在海上工作的朋友,從世界各地傳回照片,一望無際的大海,巴拿馬運河的日出日落,心中真想體驗船員的生活。

而我的朋友們,同樣也對我的工作感興趣,常常問我電視新聞是怎麼製作的?是不是常可以碰到主播或名人?他們都想當一日記者,但隔行如隔山,我們彼此都知道,一日的夢想,不會實現。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很特別,他是出家的法師。一次在我剪接新聞時,看到這位朋友到災區做關懷,一群因為地震失去家人的居民,哭著問他:「自己一生的努力都失去,該怎麼辦?」那位朋友的眼神,令我至今難忘,是一種很溫暖、很可靠、很堅定、篤定的眼神。

如何才能像法師一樣,能有這般對生命的篤定和踏實感?我的一日夢想再度出現。然而可以只當一天的出家人嗎?聽說出家須有累世的願力和福報,像我這樣福德淺薄的人,恐怕很難。

我麵包師傅的夢想是落空了,一日船員也沒當成,倒是比前兩項都困難的出家,透過「生命自覺營」達成了,二○一○年我體驗了九天的出家生活,終於知道朋友那分安定的力量源自何處。

我們常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對自己、對世界有許多不滿意、不明白。在繁忙的工作、人際相處中,疲於奔命;在嘈雜的車聲、人聲中,忘記了內在的旋律。或許因為如此,自覺營裡面,簡簡單單的生活,讓原本繁雜的心變得單純,也喚醒了最初那顆簡單、快樂、自在、幸福的心,找到生命的著力點,繼續航行、繼續前進。

【2012法鼓山第九屆生命自覺營】-----------------------------------------------------------------

【地點】法鼓山園區
【對象】男16-37歲,女16-35歲,高中職以上,願意學習體驗和學習寺院生活者。
【報名】網路報名,即日起額滿為止。http://blog.sina.com.tw/awakening/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39期11月號

普賢菩薩的五大修行導航

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以「大行」為其特色,聖嚴師父說:「難行能行,修學萬善萬行的大菩薩行,稱為『大行』。」由於可普應十方而做一切方便,所以十方三世諸佛的應化身,也是普賢菩薩的應化身。《華嚴經》中提到普賢菩薩的十種心,以現代語言歸納起來,就是恆常心、隨喜心和平等心,不僅可運用在修行上的叮嚀,更是處世待人的基本態度。本期從十大願王、行願心要、修持法門、弘傳應化,以及造像說法等五個面向來介紹普賢菩薩。

又到了農作物豐收的季節,「禪味點心坊」陳滿花把深秋盛產的茭白筍、洛神花化為禪味點心,分享廚房中的創意美學。一年一度的大悲心水陸法會即將到來,本期「水陸圓觀」刊載法鼓佛教學院碩士班應屆畢業生印隆法師的論文,探討水陸儀軌與天臺圓觀,帶您深入一心三諦的圓頓妙觀,體會「用平等心,修無礙供」的水陸精神。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佛教學院•秋季班推廣課程

課程名稱 授課教師 開課 上課地點
禪柔輕安瑜伽──懺悔隨喜篇 簡淑華 11/17(四) 德貴學苑
815教室
柔正念瑜伽──觀受在受篇禪 11/21(一)

■ 課程詳請請上 http://ddbctw.blogspot.com
■ 洽詢電話(02)2773-1264

「2012生命自覺營」徵求海報張貼空間

若您有適合張貼自覺營海報,或放置明信片的地方,歡迎向法鼓山僧伽大學索取海報或明信片。

■聯絡專線:0919-253-228僧大學務處
■ E-mail: awakening.ddm@gmail.com

...............................................................................................................................................................................................................

長島大學師生 法鼓山體驗禪修

《心在哪裡?》出版 收錄師父西方禪修指導

法鼓大學舉辦「禪與身心靈健康」講座

【生命,在這裡覺醒】一輩子的幸福寶藏

【生命,在這裡覺醒】實現一日夢想

《人生》雜誌339期11月號•普賢菩薩的五大修行導航

法鼓佛教學院•秋季班推廣課程

「2012生命自覺營」徵求海報張貼空間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