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15期 2007.11.10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建設法鼓山-1  建設法鼓山-2 


(本刊資料圖片)

父母與我法中重會

我知道,親愛的父母其實從未離去,他們就隱身在撿菜煮菜、指揮停車、引導入位的每個義工菩薩之中,不斷地殷勤照拂著我……

◎郭惠芯
一到農曆七月,我的定課便會增加誦經、拜懺,或是參加法會。那是特意用來懷念父母恩情,確認我們曾有的父女、母女因緣;明確思念農曆七月出生的父親、農曆七月往生的母親,再次印證我們今生曾有的深刻交會。

屏東辦事處一年一度舉辦的地藏法會,人總是來得特別多。考慮附近停車位有限,於是騎腳踏車早早前往。遠遠地,就看見人行道綠帶已搭好長長的遮陽棚架,五、六位老菩薩或坐或蹲,圍在一堆蔬菜旁挑揀整理,旁邊快速爐的火焰熊熊跳動,巨型鍋內的水氣蒸騰,煙霧繚繞中,幾位阿媽級的老菩薩來回穿梭。儘管忙著,她們卻不慌不亂,看來,法會結束後的豐盛午餐,都在她們的腹案中了!我吞了一口口水,開心地跳下鐵馬,猛按車鈴打招呼,她們手上工作不停,卻仍有餘暇歡喜抬頭,熱切地以「阿彌陀佛」來祝福回應。

牽著車子前往臨時停放機車處,一位精神弈弈、雙眉濃密的年長菩薩走上前來,非常有經驗又貼心地,引導我將鐵馬緊靠牆邊,「這樣坐墊就不會曬太燙了!」我彎腰合十感謝他,他的腰卻彎得比我還低。望著他與父親相似的濃眉,我忍不住湊近他,再說了一次「謝謝您呀!老菩薩!」

進入佛堂,一位師姊得知我感冒初癒怕冷氣,領了我到第一排靠中間的位置避風口。我滿懷感恩地想:這些負責接待的義工菩薩大概都知道,七月來參加地藏法會的信眾,不管年紀多大、多老,許多都是像我這般思憶父母的孩子吧!也許因為這樣,他們顯得特別溫柔,像父母呵護柔弱的孩童般接引著我;或許在法會開始前,他們便已發願,要成就來者的一片思親報恩之心。

換上海青,靜靜端立經架前,閉目思憶父母恩德,任淚水開啟心靈之眼,繼而輕啟經典,看見諸佛菩薩的慈顏在經文中浮現,普觀受苦眾生,時時垂憐救護、殷殷引導出離險徑苦境。

二十餘年來,心靈裡留著一顆磨人的細沙礫,它的名字叫「思親」;四年前,母親離去時,也送了我一顆細沙禮物,隱隱作痛中,不斷提醒「珍惜當下、莫留遺憾」與「父子至親、變幻無常、無可代受」之理,慢慢幫助我醞釀著覺醒的珍珠。在農曆七月的報恩法會中,這帖良藥,持續療治著失親思親之苦。每當思念的苦楚減輕了一分、傷口彌平了一吋,更覺知父母恩德已融入我的生命,承擔的勇氣更因此滋生了一分。

我知道,親愛的父母其實從未離我而去,他們就隱身在撿菜煮菜、指揮停車、引導入位的每個義工菩薩之中,不斷地殷勤照拂著我。

思念的季節,親臨法會,祈願每個失親的孩子,都獲得與父母重逢的安慰。

.................................................................................................................................................................................................................

【信仰的力量】
  
病中的祖父不寂寞

◎鐘聯盛(新加坡)
閱覽龍應台居士向聖嚴師父的生死大問〈永恆的關懷〉一文,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智與真實的感動。

祖父去年十月往生,早年從中國南下星洲,由於兒女成群,因此背負了沈重的養家包袱。記得小時候,祖父總會在半夜起床,來到床邊看我有沒有掉被子,幾乎每次都需幫我重新蓋上。我當兵時,父母開始做小吃生意,每天清晨五點就得開店,祖父不忍心,總會喚我起床幫父母的忙,卻獨自承擔推麵包車的重擔。

後來因為生病,祖父摔斷了腳骨,須坐在輪椅上。生病的祖父是寂寞的,或許因緣具足,在父母邀請下,一位法師來為祖父授三皈依。師父在文章中說到:「沒有將來的希望,沒有生命的踏實感,沒有人生的著力點,所以空虛、寂寞。有了信仰之後,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而是與諸佛菩薩常在一起的。」皈依後的祖父,情感上的寂寞、病苦的折磨,已從信仰中找到著力點,躺在床上的他,經常拿著法師送的皈依文和佛珠,虔敬誦念。

祖父彌留之際,我在他的耳邊輕輕告訴他:要記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憶念觀世音菩薩。當時的我,只能在祖父病床旁邊,誦持多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並迴向給他。那時候,自己有點懊惱:為什麼祖父生病的時候,自己不關懷他多一點?

「過去的錯誤,可以反省,可以懺悔,但不是後悔。懺悔是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後告訴自己從此不再犯;要知道當時的環境就是這樣子,不需要後悔,否則往前的路也跨不出去了。」師父在文中的睿智法語,此時又提醒著我,當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一道道真實力量,貫徹了自己的生命層次。願我能從修行菩薩道的正思惟開始,如實體驗生命本質,讓自己能夠踏實成長,從永恆的生命關懷中,達到內心的清淨和安定。

.................................................................................................................................................................................................................

【苦受與自在】
  
山徑小路變大了!

◎黃朝傳
近年來,到郊山或步道活動的人愈來愈多,一般而言,山區的步道小徑大都非經開發築造,而是由人的兩隻腳踏出來的,因此大多只能容一個人直行,一遇到假日人多,要對面交會時,必須有一方讓路才能通行。有時候,一些年輕遊客以強勢不讓的態度直衝,遇到這種情況,我往往要被迫「讓路」。這時候,心裡難免會升起一些計較的念頭。記得聖嚴師父曾經說:「起計較的動念是自己無知。」知道自己有動念,一直想改善,卻不知用何種方法?

有一天,看到師父「一○八自在語」中有句話:「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讀到這句,如獲至寶,讓我得到一個改善的方法。因「被動」而讓路,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何不改為「主動讓路」?

再走山路時,只要看到遠遠有人走過來,我就準備向前再走幾步,就主動讓路,沒想到對方卻早一步,把路讓出來了!一剎那間,山徑小路好像變大了!

經過實際體驗後,深深感受任何事一旦處於被動,都會產生苦受;而積極主動,則能感受海闊天空的自在,主動與被動,苦受與自在,只在一念之間。這是我的生活體驗,願跟大家分享與共勉。

.................................................................................................................................................................................................................

【修行路上】

願力一提,壓力消退

◎劉振鄉
今年農禪寺的梁皇寶懺,我期盼已久,發願全程參與,不料強烈颱風「聖帕」來襲,多少打亂了我的心思。執意冒著風雨參加,必然引起孩子們的不安,還好當天早上氣象局發布強颱轉為中颱,我與同修即刻前往。總護法師說,要不畏風雨照常進行法會,如果沒有一顆願心的支持,是很難成事的。很慶幸自己是趕往參加的一千八百位信眾之一。

聖嚴師父常叮嚀我們:要知慚愧、常懺悔;要感恩、發大願,尤其禪修者更要常拜懺,沒有經過拜懺的洗禮,心是浮動不安的,修行也無法得力。回想自己五年前的一場病,一路走來,至今雖然平順,但總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干擾著禪修的心。於是這次的梁皇懺,我下定決定要全程參與,一則提起修行的願力,再則祈求佛菩薩加被消除業障。

籠罩身心已久的一層不明壓力,透過法會的洗滌,我感到隨日在遞減,可是到了第五天,竟然全身發燙、精神不濟,這是否又是一次考驗?所幸回到家裡,吃了同修準備的西瓜,約莫半小時後,全身的燙熱完全消退。而不可思議的體驗,是在放焰口之後,身上那層不明的壓力,竟然頓時消失,全身舒暢。感恩龍天護法庇佑,我願意盡形壽、獻生命,來護持三寶、修學佛法、弘揚佛法。

這次法會在常住法師貼心新增帳棚下,每位信眾都能在佛堂用功,在少則兩千人,多則五、六千人的會場中,不聞吵雜聲,但見禪修的禁語、清楚、放鬆的場景,禪修就這麼自然地與法會結合。

法會圓滿了,要感恩香積、交通、護法等義工菩薩們的奉獻,讓我們得以安心拜懺,還有基隆的林玉琴菩薩,颱風當天為我們安排遊覽車,七天中還提供每天專車接送的服務,一併獻上我的感恩和祝福!

.................................................................................................................................................................................................................
【來上佛學課】  

大女兒的「看見」

◎盧怡璇
感恩眾多因緣成就,這次能再來上佛學課!原本週五要接送小女兒上課,擔心時間衝突,於是打算放棄。正巧大女兒放暑假,慨然允諾在出國唸書前,願意承擔接送妹妹、照護奶奶的責任。大女兒如此成就媽媽,除了一片孝心,更重要的是,她看見父母因親近佛法的改變。

「我在爸爸身上,看見佛法的力量!」大女兒有感而發地告訴我,記得在高二那年,她同時獲選為校刊社社長、班聯會幹部,而同修不僅不高興,還嚴肅地命令她至少辭掉其中一項職務,或通通辭掉,好好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父女倆為了該專心讀書或多元學習,意見不一,鬧得不可開交!

後來同修上佛學課時,聽到老師說:「父母好比旅館的主人,只管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地方給有緣的旅客....小孩自有因緣,不必有過多的約束與擔心。」這些話,同修聽進去了,也放下了──不是放下對教養小孩的責任與義務,而是放下視小孩為己物的執著和牽掛!不再給小孩不必要的壓力,父女倆的關係漸漸改善,大女兒也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

其實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當了父母,卻不知該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總希望控制小孩的一切。我與同修很幸運,及早來上佛學課,受教於許永河老師,透過不斷薰陶、不斷修正,使家庭更和樂。願更多人一起來聽聞正法,相信可以使更多人改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更融洽。
.................................................................................................................................................................................................................

【徵文】

「心得分享就是法布施」,所以啦!趕快提起您的筆,將您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透過文字分享給所有讀者吧!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
文稿一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本刊將不另行通知。

.................................................................................................................................................................................................................
 
父母與我法中重會

【信仰的力量】

【苦受與自在】

【修行路上】

【來上佛學課】

【徵文】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