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10期 2007.06.10 出刊
 
要聞  特別報導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1  建設法鼓山-2 

內在和平,讓我們產生力量!

一趟肯亞行,法鼓山青年走出「非洲和平之旅」

編按:三月一日至六日,法鼓山青年代表團受邀前往非洲肯亞,參與「蘇丹青年論壇」。此行,法鼓山青年代表的謙懷和真誠、分享和友誼,由內心散發出的和平力量,感動了出席會議的蘇丹青年。本期青年代表們將分享他們這趟「非洲和平之旅」。

◎自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

謝舒妃(法青會前任副召集人)
這一路走來,我感到榮耀,因為我可以大聲說:自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憑自己和團隊的力量,可以改變他人的一些想法,甚至是仇恨。

這個改變他人的故事,要從抵達肯亞第一天的晚上說起。我們在紅泥土路上顛簸了五、六個小時,終於抵達會議地點,北蘇丹青年卻在我們抵達前,質疑我們這群佛教徒的來意,怕我們是來傳教的,所以向主辦單位提出抗議。帶隊的常濟法師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存在讓他們不舒服,就應該迴避,我們是協助的角色,不是主角。

不過,隨著會議進行,情況一天天好轉,蘇丹青年漸漸敞開心房,甚至爭相找法師們拍照。五天後,跟一位蘇丹青年分享這段心路歷程,他說:「對呀!那時候你們的確就像隱形人。」從一開始的排拒,到後來的好奇,蘇丹青年看到我們如此謙懷和真誠,第三天還主動邀請我們,並為我們安排介紹法鼓山的時段。

最後一天早上,我分享去年十月到紐約參與「聯合國青年領袖高峰會」的經驗,提到面對多變的因緣,唯有自 己內心沒有怨恨,世界和平才有可能達成。這些蘇丹青年,各自有各的政治和宗教立場,我希望藉由在聯合國的故事,讓他們都能和平相處。分享完之後,一位蘇丹女青年跑來握我的手,感謝我的一番話,讓她對和平有了全然不同的見解。

隔天論壇結束,要回台灣了。走的時候,路線跟來時一樣,卻一點都不顛簸呢!

◎一個微笑也是美麗的改變

王貞喬(法青會國際組悅眾)
很感恩這次有機會到肯亞參與「蘇丹青年論壇」,有了這個寶貴的經驗,我深深對台灣的一切感到更珍惜,更認為推動「心靈環保」到全世界,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也許在您看這篇心得的同時,蘇丹正上演種族滅殺的悲劇。我無法扭轉蘇丹的獨裁政府,甚至幫蘇丹挖水井的經費,也沒有能力提供,但至少我可以用貼近自己的方式,讓世界更美麗。

蘇丹青年Wefag在國際救援組織工作,她跟我分享蘇丹孩童沒學校唸、食物不夠吃、水資源不足的情況。我跟
她說,台灣有很多人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仍然不快樂,因為他們心靈很貧窮。每個社會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台灣和蘇丹的距離很遙遠,但我們的信念是沒有落差的,改善物質環境、提昇心靈環境,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這次活動中,學了一首歌是這樣唱的:「We need to change, change for the better, we need to change, in the world……」,為自己改變、為社會改變、為世界改變,不需要成立一個組織才能改變,或號召百人才能帶來改變,發自內心的一個微笑也好、送一雙環保筷給朋友也好,只要能讓世界更美麗的事情,就是一個改變。


◎分享快樂

可以環繞全世界

黃伯人(多倫多法青會成員)
此行之前,我認為生活只要共同努力,就可以滿足內心的空虛。雖然去年參加在象岡禪修中心舉行的「青年和平論壇」,可說是生命一大轉捩點,可是這一次,卻感覺內心的洞被填滿了。填滿空虛的來源,不是自我的價值或名聲,而是發現每個人都可以讓世界有所不同。

法鼓山代表和蘇丹青年之間的友誼十分溫暖,得以和野生動物共享大自然,更是讓人興奮。只要我們能擁抱這些相同點,並將之運用在生活中,歧異就不是排外的藉口,取代的是彼此成就、共同關懷。

在我們的地球上,許多地區都有苦難的聲音,這些都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然而,大部分人的表現和反應 ,卻好像彼此之間被一道鴻溝分隔。儘管有這麼多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但我們還有更多共同語言--來自受幫助者感恩的微笑、衝突中失去孩子母親的眼淚和哭泣,這些語言,不用翻譯也可以讓我們瞭解身旁鄰居所處的環境。

一起來讓世界更美好吧!讓世界成為一個和平共存的地方,不再有衝突,用建設代替毀滅。只要一個人分享快樂,就可以像骨牌一樣,環繞全世界。



(釋果禪 攝)

◎一顆慈悲心成就無數事

李詩影(芝加哥護法會會長)
和平工作通常都讓人聯想到偉大、國際性、耗資巨大的計畫,事實上更重要的和平工作,應該是從每個人做起,發自內心深處的行動。

非常感恩有機會參加這次「蘇丹青年論壇」,四十多位蘇丹青年代表的慈悲和熱情,令人印象深刻。他們的國家,是非洲最大面積的國家,歷經二十多年南北內戰,幾乎和在場許多青年一生的時間一樣長。儘管年紀尚輕,許多蘇丹青年在國內已經從事非營利組織工作好幾年,即使當地資源極度缺乏,時常面臨巨大的困難考驗,他們仍繼續嘗試,繼續學習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做事,目的就是為了要幫助自己的同胞。

看到蘇丹青年齊聚一堂,分享問題、成就和夢想,令人感動。一位南蘇丹代表有天晚上告訴我,她來這裡之前,知道有些北蘇丹代表的親友,可能在內戰時欺侮她的親友,但這些都要儘可能放下,他們要學習向前進,攜手合作。儘管蘇丹有些地區仍在戰爭之中,她仍保持樂觀,「我相信太陽終有一天會照耀蘇丹。」

非常感恩我的蘇丹朋友們,你們讓我看到一顆慈悲的心可以成就多少事,讓我體會到慈悲通常都和「我一定能做到」的態度一起出現;你們示範了原諒的力量有多大。感恩你們,祝福你們!

.................................................................................................................................................................................................................

(李東陽 攝 )

一步一腳印 步步報師恩

釋正示
當初接到僧團一年一度的「僧活營」通知時,得知僧團決定以「行腳」方式,希望透過大家的「一步一腳印」,來感念師父對我們的諄諄教誨。秉持這份「步步報師恩」的精神,僧團決定這次活動將從祖庭文化館,行腳到法鼓山。

看看分院這兩天的活動行程滿檔,心想大概無法參加。活動前兩天再接到通知:「每一個人都要參加喔!像結夏安居時,大家也都是放下萬緣……」,這通電話猶如暮鼓晨鐘,敲醒自己那顆習慣隨著工作流轉的心,心中頓時開朗明亮,當下回答:「好的,我這就回來!」

其實行腳活動前,自己的膝蓋有一些問題,但是接完電話後,好像一切都沒問題了。當天一早我們在祖庭文化館佛殿發願時,當自己隨著大眾禮拜發願時,心中非常感動,感動看到每一位師兄弟,感動看到聖嚴師父的精神及化身,原來的擔憂早已化為雲煙,銷聲匿跡。

走在陽投及陽金公路上,心情非常安定、法樂,心中佛號綿延不絕。走、走、走,除了走,還是走。修行不就是這般,跟隨著師父、跟隨著大德。每走一步,心中的感動就增加一分,因為祖師大德們全力以赴投入生命和心血,今天我們才能夠同師同願薰修。每走一段行程,心中更堅定對佛法的信念。

想起自己多年前受大戒期間,戒場也安排行腳托缽課程,當天滂沱大雨,走在水流湍湍的街道,手中小心翼翼捧著缽,隨大眾一步步向前邁進。一路上經過市場、電影院、學校,沿街販賣叫聲、母親和孩子的對話……,種種聲音和影像,好似自己累世累劫所經歷的場景。不經意間,一位老菩薩跪在雨水淹至膝蓋的路旁,對著我說:「法師,不要忘記您的初衷哦!」然後將供養放在缽裡。那份震撼,至今如新,在八識田中儼然成了自然增上的原動力。

歷經十一個多小時,三十七公里的路程,當全體大眾抵達法鼓山的祈願觀音殿時,溫和的暮陽露出歡欣和煦的慈光,彷彿展現每一位行者心中已經篤定綻開的千葉寶蓮,仗著師僧三寶威德,將漸漸綻放枝枒、開花結果。

心中至誠頂禮十方常住師僧三寶、十方法界有情,感恩僧團提攜、感念成就自己的所有因、所有緣!我深深發願:將一步一腳印跟隨師父的腳步前進,為世間眾生而走、為世界和平而走,更為法鼓山弘法大業而走!

.................................................................................................................................................................................................................

【溫馨五月話母親】

媽媽跟我一起當義工

陳滿花
微駝的身軀,腦袋中藏著無數的記憶,興致一來,就像重複播放的錄音帶,細細訴說從嫁到夫家、養育八個孩子的點點滴滴--那就是我的母親,一位八十多歲的可愛老菩薩。

只要母親一開口,我都能知曉她的下一段故事。在尚未學佛之前,總覺得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忍受」著聽完。因為認為是在浪費時間,同時為了要改變母親的習氣,母女倆不時有爭執。

親近三寶後,逐漸學會善解包容,這才意會到一直想要改變他人,不也正是自己的習氣?念頭這麼一轉,我們母女倆從此相安無事。可愛的母親看到我學佛的成長和喜悅,也主動皈依三寶,跟我一起在香積組當義工了呢!

.................................................................................................................................................................................................................

【徵文】

「心得分享就是法布施」,《法鼓》雜誌誠摯邀請您, 將您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 透過文字分享給所有讀者!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 法鼓雜誌 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ddc.mag@gmail.com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一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本刊將不另行通知。

...............................................................................................................................................................................................................
 
內在和平,讓我們產生力量!

一步一腳印 步步報師恩

【溫馨五月話母親】

【徵文】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