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期 2005.04.01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焦點報導 


一時超越,一時得解脫──超越生命中的關卡(4)


我們應盡力避免發生不愉快的身心狀況,但是不必擔心,
如果能這樣,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如果能這樣子,就能從危險、煩惱、痛苦等種種關卡超越過去。

◎聖嚴師父
曾有一位女士生了病,到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訴她,癌症已經到了末期,還有兩個星期的時間,就好好生活吧,不必治療了,這位太太聽了以後非常恐懼,結果第二天就死了。

另一個例子,也是一位太太,檢查也是癌症末期,醫生判斷她只剩下二、三個月的生命。我告訴她說:「醫生告訴你沒希望了,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不要等待死亡,也不要恐懼死亡,你就發一個願,好好運用剩下時間修行佛法。」
她問我怎麼修,我告訴她,只要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的光明,也是無量的壽命。你一邊養病、一邊念佛;念佛時不需出聲,默默地想:我跟阿彌陀佛在一起,阿彌陀佛是無量的光明,我的生命在光明之中;阿彌陀佛是無量的壽命,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的無量壽。念佛心是佛,我跟佛在一起。」一直到現在,這位太太都還活得好好的。

中國禪宗講「見佛性」、「即心即佛」、「即心是佛」,意思是說,如果能夠見到佛性,我們就會有智慧、有安全感;又說「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意思是說,每天早上我們跟佛一同醒來,晚上和佛一起同眠,我們從沒離開過佛,佛也不曾離開過我們,所以,平常念佛也好、念觀世音菩薩也好,佛菩薩是經常和我們在一起的,這樣子,我們還會不平安嗎?

至於如何體驗到跟佛菩薩在一起呢?佛講的道理之中,除了因果之外,還有因緣法,瞭解因緣法,就能真正體驗到佛說的法,體驗到佛說的法是什麼,就等於自己見到佛。《阿含經》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緣起,即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由因緣所產生的。

第一個最早的「因」是「無明」,就是愚癡、沒有智慧;因為愚癡、沒有智慧,所以有自私的我執,因此造了種種的惡業和有漏的善業。造了各種的業後,於是有「緣」的事實。「緣」出現以後,我們又繼續造業,而造業之後,就要受報。在造業、受報的因果之間,我們不斷地出生、死亡,在生和死之間,我們受種種的苦難之果,又生起種種的煩惱,製造種種的業因。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有無明、有愚癡;發現自己有煩惱、有痛苦、不快樂,就告訴自己:「我們不需要自討苦吃、自尋煩惱。我們可以沒有煩惱,可以不要恐懼、不要憂慮。」

我們應盡力避免發生不愉快的身心狀況,但是不必擔心,如果能這樣,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能這樣子,就能從危險、煩惱、痛苦等種種關卡超越過去。若能一時間超越,你就一時間得解脫;若能常常超越,乃至永遠超越,你就是常常解脫、永遠解脫的人,就是能超越生命關卡的人了。(待續)

(圖片攝影/林振瑋)




.................................................................................................................................................................................................................

【禪七心得】

為自己出征

◎王果首
由於自己準備不足,連禪堂規矩都沒弄清楚,便帶著一肚子糊塗去打禪七。平時仗著自己伶牙俐齒,總是得理不饒人,還自以為在伸張正義。這回,我終於「踢到鐵板」了。

當別人全心全意在用方法勇猛精進時,我卻忙著跟自己過不去。我知道自己個性倔強,想法上脫離不了斤斤計較,對外在事物總會產生諸多的挑剔和不滿。在禪堂裡,面對披著黑色斗篷、像極了電影《魔戒》中那位「幽靈騎士」的總護法師,對我恰好是極大的考驗。在他的嚴格指導下,我的情緒像洗三溫暖般地起伏,心裡更因不得抗辯而數度想「造反」。

終於,機會來了!最後一次的小參時間,我鼓起勇氣要去小參室大鳴大放。面對小參法師,我一股腦兒的想法全倒了出來,講到激動處還聲淚俱下。法師耐心地待我講完,語氣平和地問我:「你好忙!你到底來這裡幹什麼?」
剎那間,周遭突然寂靜無聲,彷彿連空氣都凝住了,彷彿一個哭鬧不休的小孩,被大人重重一喝,忘了哭泣。半晌,耳邊聽見法師婉轉的開示,我清醒了!原來我感受到外在的對立,全是來自內心的投射;我的假想敵根本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原來長久以來,與外在對立已成了我的習慣,但我卻渾然不知。想通之後,我感到如釋重負,心境也隨之豁然開朗起來。

我的臉上掛著淚,卻微笑地走出了小參室。原來,誠實面對自己、接受自己、處理自己,也可以讓自己學會放下。遇到問題反求諸己,答案往往就在自己身上。聖嚴師父在禪七期間的開示,自始至終一直強調打禪七的過程就是結果,而結果來自於自己的體驗。師父說,不必羨慕別人,對自己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按照自己的速度,努力不懈,修行功夫要綿綿密密,千萬急不得。

經過這七天,我對自己原有的許多想法做了修正,最重要的是透過慚愧、懺悔、感恩的過程,我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了。小參時,法師曾問我到底來這裡幹什麼?現在我可以回答了:為自己出征!

.................................................................................................................................................................................................................
【禪七心得】

「本來面目」原來如此

◎林果常(美國•加州)
記得剛學佛不久,聽說禪修能讓人看到「本來面目」,當時還以為打坐久了,有朝一日可以看到一個什麼東西。直到去年底至象岡道場參加禪七,聽到聖嚴師父的開示,終於對「本來面目」有了瞭解。

在禪七中,師父仔細說明「因緣有,自性空」的道理,是根據經典中「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的觀念,其中「佛」指的是佛性、空性,即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依照緣起法在進行著,如果明白事物因緣和合的原理,就能體會空性,看到所謂的「本來面目」。
想起自己剛來美國時,每天晚上聽CBS電視台主播Walter Cronkite播報新聞,在結束時都會說一句「That's the way it is.」;學佛之後,也讀到「法爾如是」、「法住法位」這些句子,現在才體會裡面原來傳達了如此簡單又深刻的訊息。

某些因,加上某些緣,自然就有某種結果,就像二加二等於四的道理一樣。如果我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硬要讓二加二會有三或五的結果,難免會產生煩惱和衝突。因此師父提醒我們,煩惱會產生是因為自己在觀念上執著、強著要去歪曲真實相才會引起。

隨時練習觀照當下,煩惱就沒機會升起,這是我在禪七中學到的方法。例如別人在講話時,要專心去聽,在別人還沒把一句或一段講完前,不加入自己的想法或判斷,這麼一來,至少別人講話的時候,自己不會有煩惱;當講話告一段落,聽清楚別人說話的內容與意思,自己才能做出比較適當的回應。
師父的開示,幫助我澄清佛法的基本概念,並懂得如何在生活上應用,使我感受到佛法其實是很簡單,「本來面目」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
3分鐘 讓您放輕鬆

坐太久,身體緊繃、僵硬,怎麼辦?跟著下面的簡單運動,隨時練習三分鐘,讓您搭車、坐飛機、開會、上班,都能享受身心放鬆的喜悅。
◎練習要訣:「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是基本原則,相應的心法次第是 「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足部運動(繪圖/劉建志)


(1)全身放鬆,兩腿儘量伸直。雙手置於腿上。
(2)腳掌緩慢向內扣。清楚小腿伸展的感覺
(3)腳掌緩慢向下壓。清楚腳背伸展的感覺。
(4)腳掌緩慢向內扣。清楚小腿放鬆的感覺。
(5)腳掌緩慢向下壓。清楚腳背放鬆的感覺。
(6)腳掌緩慢向內扣。清楚小腿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7)腳掌緩慢向下壓。清楚腳背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8)腳掌緩慢回正。
(9)腳掌緩慢由左向右旋轉,清楚腳掌、腳踝旋轉的感覺。
(10)清楚腳掌、腳踝放鬆的感覺。
(11)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12)反方向旋轉,清楚腳掌、腳踝旋轉的感覺。
(13)清楚腳掌、腳踝放鬆的感覺。
(14)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學習去處
◎「足部運動」為「法鼓坐姿八式動禪」第七式部份動作。想學習所有完整招式嗎?歡迎參加各地「法鼓坐姿八式動禪」的課程。
•詳情請洽:02-28933161分機570、577禪修推廣中心
.................................................................................................................................................................................................................
【學佛入門指引】

法華法會──深入大乘開闊的世界

即將在4月8日起一連三天在農禪寺舉行的「法華法會」,是法鼓山首次舉辦此類型的共修法會。緣起法鼓山將安座一口重達二十五公噸的法華鐘,為了祈願此梵鐘鑄造順利,而舉辦此一法會。

聖嚴師父曾在〈法鼓山的法華鐘〉一文中指出,「法鼓」一詞曾出現在《法華經》中,因此《法華經》可說是法鼓山精神所寄託的一部聖典。

法華法會主要儀軌為誦讀整部《法華經》,全經二十八品,共計約七萬字,因此三天法會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每天分為四個時段。欲參加者可三天全程參與,亦可隨喜參加一、兩天,或是某個時段。(編輯室)
【大家一起來禪修】
∼法鼓山邀您來分享禪的妙用∼

【禪修指引】
•農禪寺 4/17、5/7、5/22(14:30∼16:30) (02-2893-3161轉578)
•安和分院 4/16(14:00∼16:30) (02-2778-5007∼9)
•中山精舍 5/21(14:00∼16:30) (02-2591-1008)

【精進禪修】
•禪一4/24、5/22 農禪寺
•進階禪一4/24、5/29安和分院
•初階禪七5/22∼29三義心靈環保教育中心
•中階禪七 4/16∼23三義心靈環保教育中心 (02-2827-6060轉245)

【禪修師資培訓】(上課地點:土城教育訓練中心)
•法鼓八式坐姿動禪師資培訓4/15∼17
•法鼓出坡禪師資培訓5/6∼8(第一期)、5/13∼15(第二期) (02-2893-3161轉577、570、578)

※農禪寺、安和分院等各地分院、精舍,每月均開設禪訓班;各分院、辦事處、共修處亦有禪坐共修。相關內容最新動態,請查詢http://www.ddm.org.tw,或電話洽詢各分院、辦事處。

 
 
一時超越,一時得解脫──超越生命中的關卡(4)

為自己出征

「本來面目」原來如此

3分鐘 讓您放輕鬆

法華法會──深入大乘開闊的世界

大家一起來禪修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