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焦點報導
焦點報導
172期 2004.04.01 法鼓雜誌查詢

全球青年代表齊為和平發聲 開展國際視野與胸襟 為和平共獻心力

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聖嚴師父率領六位台灣傑出青年代表一行十三人,前往泰國曼谷出席「亞太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同行的還有法鼓山護法總會會長陳嘉男、公共衛生顧問江弘基等人。本次會議共有來自三十九個國家的七百多位青年菁英參加,其素質、規模均為歷來所少有。全球青年代表們不僅以能親身參與為榮,三天會期所帶來的國際視野與胸襟觀瞻,可說是他們生平所未有的。<詳全文> ........

在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開幕式上,聖嚴師父與各國宗教領袖共同為世界和平祝福。

總統大選之後 期盼和平共榮

 這次台灣總統選舉,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我們宗教人士所期盼的是雙方均宜以高度的智慧來處理,以冷靜的、坦誠的、敞開心胸的、合情合理而又明快正確的方式來化解紛爭。
 執政者務必尋求正義公道,盡量讓各方疑慮能撥雲見日,早日消解疑團。在野人士應以和平為念,以求國家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共存共榮。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的社會,這不僅不是一個負數,還是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學習互相欣賞,採各族之長形成一個多采多姿的生命共同體。大家該努力的是把這些族群的豐富資源加起來,乘起來,互相補助,互相扶持,而不是互相虧損,互相抵銷。
 台灣的族群有不同的信仰,或信不同的宗教,但都可以懷有一種宗教情操,就是彼此視同一家人,以手足之情站在別的族群立場上看事、想事、決定重大的事。有什麼比我們大家共同的前途更重大?有什麼決定比在建設與破壞間,在同理同心與寡情寡誼間,在慈悲與硬心間作一適當的選擇更有關鍵性?要互相贏得對方,大家都須以同是一家人的胸懷彼此寬恕接納,追求共同的正義,達致內外的和平。

【世理會特別報導】全球攜手合作 共存共榮未來可期

此次於泰國曼谷召開的兩場會議,公共衛生顧問江弘基代表法鼓山,分別向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的代表,以及世理會董事會議十多位董事們,簡報法鼓山年初前往伊朗巴姆關懷震災的詳細情形。這一次的報告,除了使法鼓山進行中的災區孤兒教育培植計劃,獲得國際方面的重視和協助外,也讓全球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人類未來與幸福的願景,展露出實現的曙光。<詳全文> ........
私校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單一宗教學院納入正式學制

中華佛學研究所未來將可納入高等教育機構,並正式授予宗教學位。三月二十三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私立學校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開放私立大學或宗教法人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單一宗教研修學院。未來包括中華佛研所等宗教學院,經過教育部申請核可,學生就能獲頒正式學位,多年來致力推動宗教學位立法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恆清法師,對私校法三讀通過表示十分欣慰,並期許在此劃時代的變革後,教界能繼續培養更多優秀的佛教人才。<詳全文> ........
中研院劉述先 任法鼓人文講座首場演講人

由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與台灣大學合作設置的「法鼓人文講座」,首場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劉述先教授,三月五日在台大水源校區中正堂演講「在全球視域下的宗教對話」。法鼓大學校長曾濟群、參與籌畫講座的台大教授黃俊傑、甘懷真均到場聆聽。包括台大、政大在內的學生,總計約兩百人踴躍參加,其中許多聽眾並針對宗教衝突的問題與劉教授討論,現場氣氛熱絡。<詳全文> ........
聖嚴師父台灣大學演講「佛教思想的傳統及其現代化」

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通識講座,三月十九日邀請聖嚴師父,以「佛教思想的傳統及其現代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台灣大學副校長吳靜雄也蒞臨講座,向於百忙中仍撥冗前來授課的師父表達感謝之意。
講座中,師父針對佛教思想從傳統切入,再論述現代及後現代的發展。首先從佛教沿革、流傳地域等角度的分類方法,詳細解說「傳統佛教思想」的不同;再以目前蓬勃各異的佛教概況,呈現出消極積極、出世入世等不同層面的「現代佛教思想」,釐清人間佛教概念的定義及其殊異,並對多元反思的「後現代佛教思想」提出完整說明。<詳全文> ........

一、出生於一九三○年的中國大陸江蘇省,俗家姓張。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禮請一至三位長老大德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荼毘、植葬等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輓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淨緣。

二、身後若有信施供養現金,悉數移作紀念獎助學金之用。我生前無任何私產,一切財物,涓滴來自十方布施,故悉歸屬道場,依佛制及本僧團規章處理。

三、凡由我創立及負責之道場,均隸屬法鼓山的法脈,除了經濟獨立運作,舉凡道風的確保、人才的教育、互動的關懷及人事的安排,宜納入統一的機制。唯在國外的分支道場,當以禪風一致化、人事本土化為原則,以利純粹禪法之不墮,並期禪修在異文化社會的生根推廣。

四、法鼓山總本山方丈一職,不論是由內部推舉,或從體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擔任,接位之時亦接法統,承繼並延續法鼓山的禪宗法脈,亦不得廢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為永式。佛說:「我不領眾,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團精神中心,督策僧團寺務法務僧斷僧行,依法、依律、依規制,和樂、精進、清淨。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經出版刊行發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經我覆閱的文稿,為免蕪濫,不再借手後人整理成書。

六、在國內外的版稅收入,一律捐作印贈我的著作給適當而需要的圖書館、團體及個人。

七、在我身後,請林其賢教授夫婦,將我的「年譜」,補至我捨壽為止,用供作為史料,並助後賢進德參考。故請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物了。

八、我的遺言囑託,請由僧團執行。我的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

九、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十、在這之前本人所立遺言,可佐參考,但以此份為準。

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法鼓山 創辦人
寫於法鼓山丈室
中華民國九十三(二○○四)年二月十八日
《暴風眼中有平安》、《無名問無明》VCD出版了!
  好消息,法鼓山結緣品出版影音產品了!首波推出《暴風眼中有平安》、《無名問無明》兩張VCD。
  想知道如何看破生死、選擇善知識嗎?這些答案在師父與李連杰談的《無名問無明》VCD中可以找到。此次也同時出版《暴風眼中有平安》、《無名問無明》、及英文版的《人生為何》三本新書,敬請大家協助推廣。
◎體系內請洽「法鼓山服務中心」,電話:02-2827-6060分機230張國雄
◎體系外請洽「結緣書刊推廣組」,電話:02-2898-5499邱蘭馨

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前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