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雜誌  140期/90/08/01第7版

禪修心得
                                       開發無限的心力          
◎顏憲欽(常榮)


      讀八年級的女兒問我:「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到紐約打禪七?」
前陣子,我參加了象岡禪七。禪修期間,聖嚴師父很有系統為我們解說默照的觀念及修行細節。可是禪期的第一天,一連好幾炷香,昏沈一直困擾著我,總感覺方法用不上力。


     到了晚上,師父開示方法用不上,關鍵在於身心不夠放鬆,除了眼球放鬆,也要讓小腹放鬆,他教導我們躺下,體會小腹的放鬆。這個小動作,讓我受益不淺。


      在禪修期間,師父為大眾解說默照的觀念與方法,「默」是不為外境及內境(人的妄念及情緒)所動,「照」是很清明,知道自己在打坐。而自己是什麼?妄念又是怎麼來的?若沒有方法,如何調整那雜亂無章的妄念瀑流?若沒有方法,何以能清明察覺妄念的源頭?
       師父開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妄念,就如同垃圾堆,如果仔細去分析,其實妄念間彼此並沒有關聯,可是妄念所構成的情緒,卻經常成為我們的主宰,讓人陷入妄念的囚牢。而當方法用得成熟時,除了能照、能知生起的妄念,不為牽引,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觀察到產生妄念的原動力──貪、瞋、癡,進而能轉換身、口、意三業。


       師父提醒我們,修行要著重於過程,無論身心的好壞感覺,或是妄念紛飛,都不去壓制,同時也不要執取,只是回到方法。照著師父的方法,我發現自己能放鬆地觀察到內心風光,卻能不受歷歷如目的風光所牽引。


        當第五天進行懺悔禮拜時,禪堂響起此起彼落的擤鼻啜泣聲。當我匍匐於地,剎那間感覺到手心是濕的,而一個念頭牽動無數的情懷:要做個好丈夫、好父親、好義工……。過去往事如雪花紛飛,歷歷如明,不禁淚流滿面。
       禪修,能幫助每個人更瞭解自己,同時可以培養內在的能力。內在能力就如同舉重,是可以培養的。所不同的是,舉重能力的增長是有限制的,但心力則沒有限制。
    「希望回來後,爸爸變得對你們更有耐心,同時講話也慢一點,吃東西也慢一點。」禪七之前,我如此告訴女兒,現在則更加深其中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