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雜誌  140期/90/08/01第7版

【禪修十心要7】
菩提心──但願眾生得離苦
◎聖嚴師父         


發菩提心
      禪修是為開悟成佛,如何才能開悟成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正確的方法,也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穩定的心境。
        除了坐墊上的工夫,更應借境修心、緣境修行。境界在你面前出現時,還能保持清淨心、平等心,不為所動、不受左右,還能修福修慧,才算是工夫。   


        人格的健全,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自身未度先度人,便是菩薩初發心。禪修者先當捨除自私自利的心,才能放下貪瞋癡慢的心;煩惱心越薄,菩提心越重,開悟見性的可能性越高。
        菩薩初發菩提心,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願度一切眾生,願斷一切煩惱,願學一切佛法,願成無上佛道。以佛法來度眾生是慈悲心增上,以佛法來斷煩惱,是智慧心增上,悲智雙運至福慧圓滿,便成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是人格的完成者,人成即佛成,故成佛之前,先要建立健全的人格。禪修者當藉佛的智慧,學習佛的慈悲,以關懷眾生來建立自我的立場,再放下自我,才能悟見佛性。
(摘自《禪鑰》)


菩提心即是佛心
       禪修者無不希望早日開悟,開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從煩惱得解脫,擺下自我執著之時就會開悟。擺下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心時,便是捨我執而見佛性。空去煩惱的我執,便能明心見性。去我執的初步,必須發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內容有兩部分:1.智慧斷煩惱,2.慈悲度眾生。禪修者若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須悲智雙修,始為佛道。禪者悟後固然利益眾生,悟前也要發願利生,始能真的明白心中的佛心,見自心中的佛性,度自心中的眾生。
        發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如何能得無上的菩提果位?先要有成佛的因行,那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的考量是只為利益眾生,不為利益自己。把自私的我,變成慈悲的我,才與無我無私的解脫慧相應。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乃是看到眾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苦難,弱肉強食的可憐。為了尋求解救苦難的方法,他便出家學道、修道,而成道。這就是先有慈悲再有智慧的例子。
我們的禪七中,每天至少念四次一共四句的「四弘誓願」文。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第四句「佛道無上誓願成」。這表示度眾生是第一件事,成佛是最後的事。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斷除煩惱 以利他為目標
         學習佛法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起修學佛法、成就佛道、廣度眾生、斷除煩惱的弘願。眾生生命的本身就是苦的結果,我們的心,經常不受自己的指揮控制,這是很煩惱很痛苦的事,但是當你想到還有很多眾生跟自己一樣,甚或比自己更煩惱、更痛苦時,我們不忍以自度了事。發菩提心就是要用佛法來度眾生的煩惱痛苦。發菩提心是以利他為目標的。為了利他,自己一定要修學修法;修習佛法的目的是為成佛,成佛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學到多少就用多少去濟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出家之前就已發了菩提心,他是觀察到眾生的苦難之時,便希望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眾生脫離苦難,他才出家的。
         因為諸位尚不是佛,來參加禪七,抱有自私的目標,希望從禪七得到些什麼,這不是菩提心,但這也很平常。當自私心轉變成菩提心,才真有力斷除煩惱。在修習佛法的過程中,若不發菩提心,所得利益,非常有限;若發了菩提心,所得利益,便是無限。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為眾生做舟航
       至於發菩提心,一定是捨己而利人,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真正的菩提心是要「為眾生做床座」、「為眾生做牛馬」。「做牛」、「做馬」,聽起來好像很可憐,但是,牛馬是馱著人走的,別人到了目的地,牛馬自己也一樣到了。「為眾生做舟航」,把眾生從此岸運到彼岸去,眾生上岸了,舟航也靠岸了;若能於彼岸此岸來去自由,根本無所謂彼岸此岸,亦無所謂岸上水上。所以發菩提心絕對划算。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