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雜誌  140期/90/08/01第8版

法鼓印象館
                        
       

      中華佛研所二十歲了,它的成長茁壯,是台灣佛學研究所發展史上的重要史頁,它是第一所以現代化的方式培養高級佛學研究人才的機構。同時,從當初台灣的高等教育絕少有宗教相關研究所,到現今各大學、研究所紛設立宗教相關研究,中華佛研所正見證了台灣社會高等宗教教育的遞嬗歷程。藉著一張張的照片,讓我們分享它的成長故事,並瞭解台灣高等佛教教育史的軌跡。

細說從前

◎ 圖一:佛研所前身,「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新舊任所長交接(1978.10.12)
 回顧佛研所的誕生,必須追溯及「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同時曾任教育部長要職的張其昀先生有鑑於「佛學中興是中國文藝復興的一個因素」,於一九六五年創設「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將該所視為弘揚佛教文化的重要機構,附設於當時的中國文化學院校區內。這就是中華佛研所的前身。


      一九七八年,張其昀先生與當時該所所長,文化學院校長潘維和先生(左二)力邀聖嚴師父接任該所所長。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二日新舊所長交接典禮。(左三)為前任所長周邦道教授。


◎ 圖二:中華佛學研究所立案通過,邁向獨立發展(1987.08.22)
文化學院於一九八一年升格為文化大學,附屬的「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在連續招生三年後,礙於教育部新設的法規,在一九八四年停止招生。而時任所長的聖嚴師父和副所長成一法師一致堅持,「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或可停止招生,但是佛教的高等教育卻不能停止。因此,一九八三年秋天,便以「中華佛學研究所」名義繼續招收新生。
     接著,原來的中華佛教文化館由平房改建成五層的樓房,做為研究所教學場地,並於一九八七獲教育部立案申請核可。同年八月二十二日在中華佛研所現址舉行成立大會,中外嘉賓三百餘人與會,前監察院長余俊賢先生主持剪綵。


      從此「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與「中華佛學研究所」僅餘教育學術的精神持續,無任何行政體系的承繼關係,開始獨立發展。

◎圖三:佛研所畢業生成為台灣佛教界的菁英骨幹
 中華佛研所培育的學生人才輩出,以第二屆學生為例,惠敏法師(左三)於畢業後負汲東瀛,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其優秀才識受到矚目,回國後即擔任中華佛研所副所長,和國立藝術大學教務長和副教授。林孟穎(右一),法鼓山信眾熟知的「林老師」,多年來透過她的演講,讓許多人吸取寶貴的佛學知見。佛研所現任執行祕書陳秀蘭(右三),善於溝通、協調的特質,促使她在所務上扮演了重要的穿針引線工作,而所上多次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的經驗,也使得她在行政視野更上一層樓,並且不斷地再將豐富的經驗回饋予校務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