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弘講教室】

弘講,圓滿一份回饋心


◎潘莉健 (中華佛研所校友) 


       在進入中華佛研所之前,我和大家一樣是法鼓山義工的一員,而就讀佛研所的原因,也和許多人相同,當生活中遇到某些重要問題時,總渴望知道如何可以處理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期許自己能更加了解佛法,以利於實踐時不會偏了方向。
     在順利完成學業之後,其實我所獲得的,早已遠遠超過當初預期的目標,而這一切,都要感謝諸位護法菩薩們的幫助。因此畢業後,只要一有時間,我仍會回來當義工。這一次的弘講課程,是提供校友們一個回饋護法菩薩們的絕佳機會。
      當佛學弘講中心通知我前往新莊地區講說師父的著作—《心的經典——心經新釋》時,我便開始思索上課的方式。這時,<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的「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及佛研所所訓中的「實用為先,利他為重」兩句話,便從記憶庫裡跳了出來。如此一來,我就不再因為擔心自己講得如何而緊張,反而設想該如何講,才能益於菩薩的吸收。
      由於參與的聽講者,有的可能是初學,有的可能是老參,在短短四週裡,如何能既讓初學者獲得基本的佛法概念,同時又不致讓老參感到浪費時間,真的很難思量。最後,我決定抱持分享佛法的心態,嘗試以導讀的方式,來進行這次的課程。
     在弘講之前,我會先作「備課」工作,包括計劃上課的範圍、整理重點大綱,及找尋相關資料加以補充。到了共修處後,也會特別留意在講說方式上,盡量以日常的例子來說明,希望能讓大家體會到,只要細細觀察,就不難發現生活中處處皆佛法。
     很令人感動的是,新莊地區的菩薩們,真的是個個「聞法不厭,求法不倦」。雖然只有四堂課,當中還經歷了大風大雨的天候,及因為與修行活動撞期而停課的種種無常。但是菩薩們仍準時來到共修處,共享法益。這讓身為後學的我,看到了法鼓山的希望,也看到了提昇人品的可能。
     經過弘講之後,事實上我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獲益者,因此只要因緣俱足,往後我仍將非常樂意繼續為大家服務。

法鼓雜誌 136期/ 2001/4/1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