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僧伽大學】──課程篇


◎ 法鼓山僧伽大學籌備處

 



        為避免學生流於旁雜而漫無目標地學習、偏執或躐等,故本校創校初期所開設的漢傳佛學院在課程的設計上可謂投注了相當的心血,不僅前後就教於教界的先進及專家,也經過多次的討論商榷,才漸漸規劃出一套完整的課程架構,將四年修業的次第脈絡更清楚的呈現出來。
        學制上採取四個學年的學期學分制,設有必修、選修,及必選修的課程彈性,學生可視自己的興趣及能力來搭配選課,且必須達到基本的修業學分數,才能及格畢業,這一方面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自主負責,另一方面則促使學生慎重的看待每個學習的機會,如此方不致產生時間一到就算完成學業的錯誤認知。
        目前第一屆以招收全修生為對象,未來還將逐步開放實施選修及寒暑期密集修業的方案。

行解並重,鳥之雙翼


        至於課程的內容,區分為慧業及福業二大修行資糧,前者又分為以理論為基礎的解門與實踐為要的行門,二者猶若人之雙足、鳥之兩翼,莫可偏廢。
     解門囊括了佛學及世學,佛學方面縱向是依戒、定、慧三學所開展出來的主題,橫向則是由淺入深、自基礎概論至專題研討的次第,整體涵蓋了律學、禪定學及禪學、教史、大乘三系、中國佛教專題、漢藏及南北傳佛教的比較、佛教與現代社會、國際弘傳等。
      世學方面則有作為學術和弘法基本工具的語文訓練,由英日語到梵、巴、藏語文,乃至翻譯的技巧實務,作一系列完整而能觸類旁通、相輔相成的培訓。此外,尚有電腦概論、資訊檢索及文獻研究方法、思考表達與弘講技巧、行政管理實務、論文的習作、成人教育、學程願景等。


     行門可以說是解門的生活實踐,更是在日常的活動中調身調心及養成出家生活六和敬心態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包括禪修實習課程、戶外禪、一日至七日的精進修行、梵唄佛事、週會、誦戒、課業輔導及學生輔導課程,以及與寺院生活共通的早晚殿、早晚坐、過堂、出坡等要項。除修行活動外,寒暑假尚規劃學生到法鼓山體系內相關單位實習,了解實務運作並適應學院外的寺院道場生活。


福慧雙修,菩薩精神

 
     福業的設計,目的則在於落實法鼓山的「心」五四運動並培養出大乘菩薩道積極奉獻的精神。校內服務可體驗生活的禪法、涵養健全僧格,發揮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校外服務則與社區及社會脈動相結合,落實對社會大眾的關懷與普化教育,在與外界的互動中,鍛鍊出領眾的能力及實踐弘護之使命。

       從以上的課程架構及內容設計中,不難看出本校所欲培養的,是深具廣博的氣度與國際宏觀、理論與實踐兼容並蓄、自利亦利他的僧才。在以漢傳佛教為基礎,吸收南傳、藏傳佛教優點之下,相信開創佛教的新紀元是指日可待。 

 

 


法鼓雜誌 136期/ 2001/4/1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