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副刊

 

法鼓山上的好朋友

 

◎ 木英

       若是機緣巧合,也可能在途中與另一端漫步行來的朱銘迎面相遇。他說,在山上的時候,常喜歡一個人走這一段路,悄悄拜訪法鼓山。

       也許是宗教與藝術致力追求真、善、美境界的緣故,近十年來,聖嚴師父與藝文界人士的交往互動極為投契。師父說,雖然自己不懂藝術,卻感到非常喜歡。
     當代雕塑藝術大師朱銘,是聖嚴師父的一位藝文界友人。結蘆於外雙溪一方清靜的山城,朱銘埋首盡興的創作生活,像寓所前下過雨後的溪畔清煙,靜意中透著生動活力。雖然尚未正式皈依三寶,他形容自己過著一種修行般的生活。


法鼓山與朱銘美術館


    在北縣金山半山腰的法鼓山上,朱銘美術館是山居風景中一處美好的對望,凡來到法鼓山,在仰俯天地的眼神中,總會被對面一處白色的景物所吸引,若當獲知即是美術館時,你可能也會生起一股友好親近之心,希望順此一道拜訪。


     聖嚴師父便曾以法鼓山的「後花園」形容這處後山的近鄰,他希望每位來到法鼓山的人,也能到這裡逛一逛。那時一九九九年九月,美術館方才揭館,師父親自出席開幕儀式,帶來迎接的祝福。
     從法鼓山造訪這座「後花園」,有一條舊時的保甲路做為連繫。這條平日人煙少見的保甲路,在法鼓山舉辦禪修期間,景況別有不同,有時監香法師會領著禪眾,緩緩向美術館的方向前進。


     若是機緣巧合,也可能在途中與另一端漫步行來的朱銘迎面相遇。他說,在山上的時候,常喜歡一個人走這一段路,悄悄拜訪法鼓山。「我習慣一個人靜靜走來,靜靜離開,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這樣比較自在。」關心法鼓山,散步而至的步履,像是老朋友給的致意。
    他總是默默見證著法鼓山的成長。從一九九三年首度舉辦的當代藝術品義賣會,到法鼓山地宮、第二次藝術品義賣會,及去年八月在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成立的記者會上,朱銘二話不說,以實際參與呼應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當一再為法鼓山活動而現身時,讓人以為他與聖嚴師父必是熟識不已,無所不談的老友。然而朱銘笑著說,至今兩人還沒有機會深談,當談起對師父的印象時,他形容是「很親切,像一個老朋友,」並說:「我很喜歡他。」
    多麼率真的表達,如詮釋君子之交,也像天外飛來一筆。在那樣的語氣中,有著一種相知相惜的欣賞,與一份因恢宏契闊的照見,所以交誼是高遠的,卻也泰然自在的。


認識事情就好了


        每星期天上午,朱銘也像其他觀眾一般,守候著電視節目「不一樣的聲音」播出。從聖嚴師父與各領域人士的對談中,朱銘常聽見許多接近的觀點。
     也許便是因為見解的近似,所以讓他在不識得法鼓山聖嚴師父之前,即慷慨答應參與義賣會。因為他說:「做好事為什麼需要理由?為什麼一定要認識人之後,才可以去做?只要認識事情就好了。」
     對於藝術工作,他的見解也一樣堅定,他說:「藝術就是修行。」對朱銘來說,藝術工作者在創作技術熟稔之餘,唯有轉向修行,而修行來自於內心的探照。他表示:「那是屬於內心的問題,沒辦法向外找,一定要走向內心去尋找自己的寶藏。」「所謂藝術的風格、成就和開花結果都在裡面,唯有自己可以找到,誰也幫不了忙。」
     他因而理出關乎創作者與作品之間的理則:一件好作品,必來自一位人格完善的創作者。也就是說,在創作之前,藝術工作者需先淬鍊自己的人品,這是他領略藝術修行所得的真諦。
 「地獄在人間,人間有天堂,問君何處去?但憑一念間。」朱銘道出他的人生觀及美學觀點。如同分享一位熟識老友的生活懷想,我們聽見了,一方面深感認同的親切,另一方面經此更認識對方一些些。

 

法鼓雜誌 135期 2001/3/1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