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義理

《筆記楞嚴經》

不做二分法的判斷 

◎嚴國信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楞嚴經》卷二

           
         在經文一開始,請法者阿難首先向世尊說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物質,都不是和合而成的。阿難尊者認為既然物質都是組合而成,而又是可聚可散的,聚時組合存在,散開時就消失不見,所以一切物質都非和合而成,就算「合」在同一處,也不是真正能「和」在一起。
         在聽完阿難的看法後,世尊告訴他:其實,和合、非和合都不是絕對的。


         世尊進一步解釋,每個現象的出現都有其因緣,而這個因緣隨時在調整、變化之中,有時和合,有時非和合。
         他舉例說明,在人與人的對話中,「依我看來」、「依我聽來」等字詞是很多人愛拿來做開場使用的,師父提醒大眾,在抒發我所見、我所聽的「我」時,是因緣和合、也是非和合而成,其實是瞬息萬變而不可靠的,前一刻與後一刻之間可能相差萬里,因此,對於現在的這個「我」不要太在乎。


        在面對各種人事物時,若將「我」放進去,就會很痛苦。而如果能將這一觀念落實在生活當中,在面對自己的看法或是意見被別人否定時,就不會耿耿於懷、並產生種種煩惱。因為了解到「我」總是在變化當中,對於現在所見、所聽的「我」又何需太執著?若有這樣的認知,平時就不會把自己的「我」放得太大、看得過重。 


        對於一般人習慣以二分法來下判斷面對的事物,師父表示,當我們說一個人是絕對的好人或壞人時,就已經流於主觀的二分法,而落入偏見之中。例如有人說:「來到農禪寺裡的人都是好人。」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有些人並非為了學佛而來,可能是懷著非份之想,就如農禪寺曾經發生過在清晨醒來時,寺中功德箱內的善款全數不翼而飛。


        但如果沒有好與壞的分際,是非又該如何裁決?師父強調,其實世間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說「有」,只是相對之下的有;說「沒有」,也是相對之下的沒有。同樣地,善、惡也是如此,一個人在做好事時當下是個好心人,但我們無法保證永遠是個好人,相同地,我們也不能說監獄中的受刑人一定是壞人。師父舉例,中國的古老諺語中說,一個人的好壞功過要蓋棺後才能論定,指的即是在未蓋棺論定之前,明天會是如何的一個人,下一念會怎樣轉變,別人是無法預測的,也是不可知的。


        引申來說,不要想說今天的情況不好,明天也一定壞,甚至往後都是很差的,只要加個因緣進入,就可以將逆境化為增上緣,而因緣不一定來自於外境,很可能只是個人的心念轉變了。
       師父勉勵大眾,每個人都由心念主宰著,要能對自己的心念負責,心存善念。看待周遭事物就是好的;心存惡念,看任何人、事、物都是有問題的。

法鼓雜誌 134期 2001/2/1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