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關懷

 

法鼓山吃出環保健康來

避食髮菜燕窩 多採時鮮蔬果

 

聖嚴師父肯定香積組義工的貢獻 勉大眾拋棄暈食名稱
以恭敬心、歡喜心放入菜中,就能調出禪悅的食、法喜的味

          【陳中琳/ 台北報導】「來到農禪寺香積組中擔任義工為大眾做飯菜的人是辛苦的,但功德也是很大,因為每一道飲食都是上供十方佛,下濟六道品。」聖嚴師父於去年十月十一日在農禪寺,以法鼓山香積組行者菩薩及主廚義工為對象的開示中指出,如果能將歡喜、恭敬心放進每一道菜之中,就能調合出禪悅的食、法喜的味;他期勉主廚菩薩們在工作之中,能隨時提起安定、歡喜、慈悲及恭敬的心,以供養、感恩的心奉獻出自己的時間及心力,在廚房大寮中就能修行。


       所謂「食輪不動、法輪不轉」,師父非常肯定香積組義工菩薩們的貢獻,他謝謝與會者的用心,讓法鼓山的法輪更容易轉動。師父說,曾經到法鼓山打過禪三、禪七、或是佛七的人,多半對大寮準備的食物印象深刻,沒有想到平凡的食材經過主廚義工們用心的烹調後,盤盤都有豐富的滋味。他也向與會者解釋「香積組」名稱是源由於《維摩詰經》中的敘述而來,〈香積佛品第十〉中描述在娑婆世界的上方有尊香積佛,所以香積代表著佛國的烹調。 


      在選材和烹調的技巧方面,師父依於一向秉持的環保理念,提示了幾項重點。包括考量到避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法鼓山不使用髮菜及燕窩等;另外,為落實心靈環保,在素食食材的選擇上,應該避免使用以葷食的名稱、形狀、味道為樣本調製出的「素材」,應該以時鮮的蔬果為主。而針對供應數量多寡的不同,師父也提醒與會者不妨多運用不同的處理技巧,例如法會活動用餐人數眾多時,可著重在材料的實惠與實在上;若是招待需要,則以精細料理為佳,供應的份量不需太多,但可以接引受招待的人一改對素食飲食的印象,回味無窮之餘更能開動法輪。


       對於香積組的刀功、火功及食材的挑選,師父都有獨到的見解,他以東初老人總能以時鮮的菜蔬教導弟子們別出心裁的自創新菜為例,鼓勵主廚們在工作時不妨多多發揮創意。除了得到主廚們「師父真內行」的肯定而外,師父也自曝自己在日本留學時,常下廚以素食料理招待師長同學,而凡是嚐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法鼓雜誌 133期 2001/1/1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