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

 

家是修行道場

黃愛玉

           在紐約上州象岡道場舉辦主題為「家庭」的親子禪修營活動中,來自台灣中興大學社會工作系的楊蓓教授,教導學員們從討論、傾聽中,了解別人對家庭的觀念與體會,也進而看清自己的角色扮演;學員們的用心與投入,活動內容的精彩,在在都讓人深感收穫豐碩,不虛此行。


家庭話劇反映現實

           楊教授教導就從願意打開躲在心裡的那扇鏡子開始:塵埃可厚?活得又黑又辛苦嗎?盲點與罣礙帶給了自己多少的失落與不快?與子女關係在緊張與和諧之間如何調適?花很多時間修行,是否只是盲修瞎練,白忙一場?


          她要大家回顧過往歲月中,由青年到中年,想想其中自己做了些什麼事情,藉著過去的行為反照現在為人父母的角色,再一次檢視對子女的教養與要求的心態是否恰當,隨後並安排了兼具娛樂、輕鬆而且警惕效果的節目「家庭話劇」。


          九組的話劇表演,有一組演出一位母親如何面對一心要穿耳洞兒子,她以機智、幽默、尊重與耐心,四兩撥千金的讓兒子打消念頭。另一組則是描述一位頑固、霸道、自以為是、強迫女兒進頂尖大學畢業、再進軍華爾街賺大錢的父親,把女兒弄得唯唯諾諾,只會吃個不停,身心不太正常。雖然只是話劇演出,相似的情況,在真實家庭生活中,不也似曾相識?


           最後一組重新組合所有演員集體表演的話劇中,一家之主是一位聰明、能幹的母親,可是她的強勢作為得不到家人的認同,兒子、女兒、丈夫的不理不睬讓她充滿挫折、憤怒、疲憊。其實,姑且不論她對家人的態度與子女的互動是否有可議之處,相信多數人都能感受到她極度失望的落寞、孤獨。

          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修行道場呀!


探看自己化解危機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塑造了以競爭為主導的生存環境,許多孩子的出生,就開始為父母執行完美的、不可能的任務。為人父母者總是傾自己所有來培植下一代,因為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在期許孩子超越自己、比自己更好的得失心下,情緒往往跟著波動起伏,也很難自在的面對孩子的成長。


          所謂「解鈴仍需繫鈴人」,做父母的是否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是與子女和諧相處的關鍵。實際上,一個人一生中所能受的教育,所經歷的生活,所了解的道理是很狹隘的。父母們是否願意走出自己覺得錯不了的視線,而走上更高的視野來了解生命的本質、意義以及成功的定義,往往影響到對子女的教養態度。


           劇中母親的悲哀、孤獨與生氣,可說是人類本來就需面對的課題,我想起聖嚴師父說過的「自我消融」,當逆境、無奈來到時,勇敢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相信如此,比較能心平氣和,日子可以過得積極、安穩、快樂些!


            兩天的親子禪修營過得充實、自在,有如象岡道場清溪樹林間的閒雲野鹿,心中充滿感激,感恩參與活動的每一位菩薩,也謝謝法鼓山創造這份難得的機緣。

法鼓雜誌 132期 2000/12/15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