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閱讀聖嚴系列》聖嚴師父與旅行文學

 

故國山河行腳

《行雲流水》與《步步蓮華》之導讀

導讀◎鴻鴻 (詩人)

整理◎鄭秀枝

旅行已蔚為風尚的現代,早期旅遊文學不再那麼吸引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很個人的心得或隨筆,聖嚴師父的旅行文學就以其為人間比丘特殊的觀照及文字敘述,相當引人入勝。

  師父在《行雲流水》和《步步蓮華》這二本書中,幾乎沒有描述山川景物的旅遊文字,倒有點像是佛教的報導文學。雖然書名叫《行雲流水》,感覺上更像一種心境,而非真正的雲遊生活。

行旅中寓教於樂

  《行雲流水》拜訪的是雲南、西藏地區的佛教勝地;《步步蓮華》是參訪江南一帶的名剎古蹟。師父表面上好像是為了這些名山勝水而去,但實際目的則是考察,誠如他在書中所言:「參觀大陸偏遠地區的名山古剎,可以讓我們發現許多感人的事蹟,用來激發我們對於法鼓山建設的信心和願心。」

  就客觀的層面看,這兩本書非常具有文獻價值。師父把他所見所聞的實景實物和歷史相連結,留下一份客觀的史料和見證。尤其是《步步蓮華》一書中,對中國佛教發展的現況,有很完整的描述和記錄。但不同於一般文獻史料的是,書中也描寫了很多與人接觸的情形,在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的過程中,師父對個人的隨機反應及事後的自我反省,有很誠懇的記載。當我看師父這二本書時,感覺自己和師父的距離很近,好像是和他一起去旅行,一起體驗這些人事;而且,聽到了他內心的聲音。

  《步步蓮華》書裡也提到很多俗家的人和事,師父說這趟旅程是他個人法源和血緣尋根之旅。書裡有一段他重訪以前在狼山出家受戒的小廟,再度去跪拜以前曾經跪拜過的地方,在以前打坐的地方打坐,對於他個人心境的描述雖很含蓄,過程卻很感人,是很好的記錄片題材。血緣方面,書中描述師父去看家人,雖然家人都能坦然接受他已是出家人,但師父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血液裡還是流著和他們同根、同體、同源的東西。所以當這些人和他坐在一起時,他感到非常親近。師父的書之令我感動,正因為在他的書中,我看到一個完整的個人。

 隨機說法不拘泥

 在旅途中,師父見山說山,見水說水,見佛寺說佛寺,見羅漢說羅漢。師父弘揚佛法不拘泥於莊嚴的形式,而是隨緣、隨機說法。例如「反其道而行」中,因為行程耽擱,為了趕上團員車隊,司機不僅一路見車超車,甚至把車開到車道的左側,逆向行駛,師父提醒司機:我們是在逆向行駛,這是很冒險的。司機卻回答:「有時候你必須反其道而行。」師父當然知道這是司機強辯之詞,可是,他也藉此舉例說明,禪宗的祖師們有時也必須以反其道而行的言行,才能使弟子徹悟。這就像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在執行任務時,往往不循交通規則,超車、逆向行駛一樣。

 又有一次,師父與人坐船行駛在長江上,當晚江上吹著強勁的寒風,衣服穿得少的團員都躲在船艙中不敢到甲板上欣賞長江的夜景,但是司機和導遊為解決菸癮,跑到外面的甲板上轉了一圈回來,進入船艙時,還大聲喊:「嘿,好冷!」師父見此說:「那真是有苦有樂…,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中作樂,有時候以苦為樂,有時候以樂無苦。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夢想顛倒』。」

 這種隨機說法的例子,書中處處可見。其中,師父在觀覽雞足山「四觀八景」時有感而發:「世人喜日出,而厭日落;世人喜生生不易,而不知生滅不已。佛法則不然,觀日落可以得定可以發慧,落日柔和清涼有慈悲相,並可提醒是日已過的無常無我相。其實日出也是無常,落日不異永恆;生生的相對即是滅滅,生滅現象是世間常態,若能洞察生滅現象,便是智者。日出奇景固然很美,但也未脫無常的淒美!」

 師父說:「聽說在夏秋的雨後,雞足山的雲海變幻莫測,或如翠峰裹絮,或如白帶繫腰的景觀,….這些都是文人詩人所感所見的藝術境界。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行雲流水,本身無心,但都是同體的異形,因緣成水,因緣起雲,本性是空而變幻莫測。世人驚奇它的變幻,隨著產生聯想,所以被其陶醉,其實是被幻化所迷,一時之間忘卻現實的煩亂,故覺其美。」師父認為,美只是一種幻象,是很隨機的,一時之間被外象所迷,覺得它美,但美的背後還是一個空。

藉靜修行有深意

  在「藉境修行」中,師父描寫他們一行人在通往雞足山和大理的公路上廁所的情形,他說:「這種茅坑其臭無比,上過一次後,不管大解小解都會被薰得滿鼻的悶屎臭,連身上的每一寸皮膚也都黏附著臭味。」所以很多團員寧願跑到山裡拉屎也不願上茅坑。甚至為了不想上茅坑,寧可整天不喝水、少吃東西。師父告訴大家:「這正是大家藉境練心修行的因緣。要觀想,不是廁所本身臭,而是大小便臭。」他接著說:「大小便是人解的,那是因為進了飲食,可是食物本身也不會臭,而是人的腸胃把食物消化排泄出來,製造了臭氣。廁所也不會髒,而是從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的,暫時的因緣聚散,形成了各種假象,何必放它們不下!」

  師父認為應該用一種更坦然的態度,去面對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他提到《楞嚴經》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如會用功修行,看到什麼顏色,聽到什麼聲音,聞到什麼氣味,嚐到任何滋味,都會使之悟入妙門的佛心。當你進入到這樣的廁所時,正好可以修行『觀身不淨』,若觀想成功,則淨無淨相,臭味無味,….萬一觀想不成,也可以默念《心經》的經句『不垢不淨』。」

  旅行團中有人發願,要在這條通往雞足山和大理的公路上,興建若干座現代化的公共廁所。師父回答:水從哪裡來?這裡根本沒有自來水,再者,如無專人看管照顧,即便是再現代化的廁所,過了一、兩個星期,也會和現在的茅坑沒兩樣!我們看到的是兩種態度,一種是有人想興建公廁改善現狀的願心,而師父看到的是,問題未解決前怎麼辦?難道真要不吃不喝、或是憋出病來嗎?師父認為,人生常常就是處在這種過渡的階段,總還在朝設定的目標努力中,在這過程中,如果只看到目標,一定會苦不堪言,因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非我們所能掌控,該如何面對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師父在「藉境修行」中,有深入淺出的闡釋。

  師父的書使我感受到他將佛法的禪境轉化為生命悟境的成熟。在西湖的「雷峰塔」,他花很多篇幅講白蛇的故事;「靈隱寺」則是弘一法師出家後接受比丘具足戒的地方,這些耳熟能詳的傳說與史實,在師父的書中一一被印證。師父的書讀來「有趣」、「有得」。希望讀者在看《行雲流水》、《步步蓮華》這二本書時,不要以一般遊記的角度來衡量它,而以開放的胸襟和情感來體會其中的深意。

法鼓雜誌 126期 2000/06/15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