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報導

照片褪色 悲願心不退 

─記「聖嚴師父遊化西方的回顧與展望」

李果衍

 

 儘管紐約時代廣場擁擠喧鬧,全球各地歡騰慶祝,新年對我而言其實只是商家大肆推銷產品的好時機罷了,一點也不特別;直到開始參加籌劃「回顧與展望」,才忽然發覺這個新世紀的來臨的確不同凡響。

展望未來,緬懷過去

 「回顧與展望」是今年東初禪寺歡度中國新年的慶祝活動之一,構想是在迎接新世紀,展望未來的同時,也應該緬懷過去,回顧師父二十多年前隻身來美弘法度眾的艱辛歷程。籌備小組在果元法師的帶領下,開始策劃這個意義重大的節目,計劃從以前的老照片、錄影帶中汲取菁華,製作成三十分鐘的錄影帶,加上文字和配音,讓大家一面分享一面回憶,相信這樣溫馨感性又有意義的回顧,在新年來臨之時一定能得到很多共鳴。

 但是,想在短短的幾天之中,將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成文字,真是一大挑戰。學佛只有三年多的我,自覺才剛入門,對師父和東初禪寺的淵源背景了解不深,本身又沒有專業的學養做基礎,平常只不過靈感來了喜歡信筆塗鴉而已,現在雖然經常幫忙整理師父開示文稿,也勉力擔當護法會的文書幹事一職,但是一旦要單獨承擔這份撰稿工作,心中真是七上八下惶恐不安!不是不願意做,而是擔心能力不足,唯恐交不了差,翻著手邊有限的資料,不知從何下手。怎麼樣摘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片斷?怎麼樣才能使觀賞的人走入歷史,感受到師父的悲心悲願呢?一面感歎能力的不足,一面也向觀世音菩薩祈求,請求菩薩給我力量......せせ

 三天之後,經過果元法師的潤筆,第一階段撰稿的工作告一段落,簡潔扼要的文字完稿了,接下來的是錄影帶的製作,難題又來了。東初禪寺多年來進行度眾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大特色,就是不假外力,不浪費金錢,完全是以只問耕耘,不計收穫的態度,以現有的人力物力投入工作,舉凡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裡裡外外的事,都由法師親自出馬,帶領行者和義工一起進行。只要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絕不浪費金錢找外面的專業公司製作承包,反而都是親手自製完工,但料想不到的是,在困難重重的過程中,參與工作的人往往卻是收穫最多的人。

齊心合作,完成任務

 所以,製作錄影帶的工作交給了攝影組的義工謝啟文菩薩,他是這方面的專才,對攝影非常有興趣與天份,多少年來義務替師父和寺中舉辦的活動攝影,沈靜細膩的心思在攝影作品中一覽無遺。猶記得在距離慶典活動日期只剩兩個多星期時,要做的事太多,人手卻又太少,孫果明菩薩快馬加鞭地約了幾位「老人」來寺中錄影,雖說是老人,其實年紀並不老,他們追隨師父都有一、二十年了,像馬宜昌菩薩、蔡蕙寧菩薩、Nancy Makso、Anselma Rodriguez、Rikki Asher等,對於陳年往事記憶猶新,收錄他們的感言令人格外感動。

 接著,果元法師和啟文菩薩著手從一大冊一大冊的相本中挑選照片,用電腦翻印並錄製在帶子中。翻著泛黃的老照片,彷彿走入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從前。

 二十年前的師父是位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法師,清瘦沒有改變,笑容也依舊,透露著剛毅和慈悲;一九七七年在沈家楨居士的菩提精舍舉辦的第一次禪七,參加者不到十個人;一九八○年秋天在舊禪中心的第一個星期法會,連招牌都沒有掛上去;舊址禪中心更名為東初禪寺,三遷至現址的歷史軌跡;果元法師加入東初禪寺但尚未剃度前的畫面。細看著老照片中熟悉的面孔,並不感歎光陰的流逝,因為他們都已把握住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跟隨師父學佛,歲月留下的痕跡是精進而扎實的,實在令人羨慕,真希望當時也有我。

願與大眾分享珍貴歷史

 三十分鐘的錄影帶卻花費了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啟文菩薩經常在下班後,就趕來寺中漏夜加班,有時有果泉行者、盛忠範菩薩、李淑珍菩薩在旁協助,但多半是他獨力奮鬥。事非經過不知難,用電腦翻印老照片很費功夫,節錄其他的錄影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沒有外力支援的狀況下,雖然只是短短半小時的節目,卻是果元法師和製作小組嘔心瀝血的成果;最後再加上佛羅里達州張文文菩薩的翻譯、Lindley Hanlon的潤飾,鄭淮芝菩薩的配音,我們自製自作的「回顧與展望」,終於在慶典當天的上午即時完成。

 這卷錄影帶雖然不像「溫柔的慈悲」、「四海慈悲行」等具備了高超的製作水準,沒有充份的準備時間,沒有優美精緻的取景、沒有細膩動人的文稿、也沒有悠揚悅耳的旁白,但有的是一顆顆赤誠的熱心,在新世紀的開始,把師父度眾的悲心悲願告訴更多的人,謹在此獻給崇敬的師父。

法鼓雜誌 123期 2000/03/15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