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禪七心得

修行路上的另一番風光

◎彭心衷

這是一種默默的、沉潛的,緩緩蕩漾的心情,

既不波濤洶湧,也不毫無漣漪,

而是明白此刻的內心已漸漸沉澱著一些東西,

一些足以指引自己未來學佛路上的資糧。

這樣的沉潛、沉著的體驗,是以前少有的,

應該理解成是學佛上路後的另一番風光吧。

 眺望機窗外的藍天白雲,清楚知道此刻的心情一如窗外景物般:看似沉靜不動卻是潛流不斷、生滅相續。總覺得人是活在時空的跳躍中,常常從一個時空突然地跳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時空中,不論是在外在的環境或是內心的轉折。前天的我還在禪堂,現在卻處在飛往家鄉的空中......。せせ

奇妙的心靜與心淨之旅

 真是一場奇妙的默照七之旅。

 這是聖嚴師父親自帶領、時刻都出現在禪堂中的禪七,讓禪眾們時刻都感受到師父的親切與殷切,及全心關注於禪眾的修持上,而我也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禪修經驗,內心深深的體會到自己的福報很大,也深切的感恩一切促成的因緣。這是一種默默的、沉潛的、細水長流似的,緩緩的盪漾在心湖的心情,既不波濤洶湧,也不是毫無漣漪,而是一種明白、了解,知道此刻的內心已漸漸沉澱著一些東西,一些足以指引自己未來學佛路的資糧吧!這樣的沈潛、沈著的體驗是以前少有的,應理解成是學佛上路後的另一番風光呢?還是宿世因緣的慢慢浮現?真的無法形容,它,就是這樣,真的就是這樣,如師父所言。

 學佛以來,體會最深刻的二句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及「撥開雲霧見月明」。這一次的默照七又讓我有更深的體驗;修行的路上,真的是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柳暗花明、撥雲見日;而且要不斷的往前行,才更有可能「明淨」相續。

 從來沒有打過那麼沉靜、安穩、自然而無負擔的禪七,而且是從第一天到第七天都是這種感覺。沒有疲倦、沒有昏沉、沒有太多的妄念、沒有希求、沒有失落、沒有感傷、沒有不捨、沒有一切不善的念頭せせ這真的是一次很奇妙的心淨與心靜之旅。

把方法用在蒲團上

 每一次打七前,在身心的準備上我都不馬虎,包括加強平日的打坐品質及課業上的安頓,尤其重視身心的調適。此次默照七前一個月,身心發生了巨大的起伏,讓自己的情緒與作息全亂了陣腳,開始擔心一個月後的打七會受影響,也不想再耗下去,加上師長及同學們的關心指導下,開始每天晚上拜佛懺悔,讓心漸漸沉靜下來,也把解不開的心結暫時放下了,同時對禮佛懺悔的功德有了另一層新的體會,也沒有想到卻成為此次打七一個很好的助緣。

 我是不知道這一次是打默照七的,平常也不用默照,所以也就沒預先閱讀資料,心裡一直記得師父的一句話:「把身心交給龍天護法,把方法放在蒲團上。」就這樣,以平靜而無所求的心來到了農禪寺。

 由於師父非常有次第的開示,我在第一天就能夠依著師父開示的方法一一的去實踐,很快的就進入狀況。身心的放鬆與清靜,尤其不必念佛、數息的輕鬆自在,著實讓我非常喜悅:原來還有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原來打七可以這樣自然、自在!好!就照師父的話一步步去做,看看自己能將身心開拓到什麼地步吧!

 很奇怪的是,整個禪七的過程中,用心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及身心的變化,發現自己完全對未來的一切不思慮,包括以前打七常要克服的得失心、浮躁心、疲累心、戀著心等,怎麼這個七都沒有現行?現在回憶起來,更明白了默照的效用。

 由於用得上方法,所以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一個早上、一個下午、一個晚上;常常會覺得「怎麼又吃飯了?」七天下來,都不用藥石,一天睡不到五小時,竟然能不覺得累,讓我訝異於人的潛力之無窮盡,修行之成果,絕非一般想法可以預估的!

心恆靜如一池秋水

 對於師父的開示,讓我能不斷的反省自己。那種反省又與過往不同,是一種靜靜地、默默地、深刻地、沈潛地檢視自己的修持態度、學佛態度。內心了然於自己沒有走叉路,沒有動不善的念頭,很認真、老實、如實地在自我成長、學習、改善自我的人格特質。對於菩提心、大信心、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精進心、出離心︱︱我一一的檢視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實地、貼切地、踏實地在培養著、長養著、保持著?也許不一定是最大最深的,但內心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肯定過自己在這些「心」上,是一直有在用心努力培養與長養著的。

 一如禪七期間,早晚課時一定起座!一定要用心做早晚課!因為課誦一直是自己對自我要求甚嚴的功課,也是自己學佛後深刻的體會:早晚課是培養個人宗教情操,持續、加深宗教情操的最重要的功課。課誦的內容會因為自己每一次認真的唱誦、逐字逐句的體會中而有深淺、多寡的不同的領悟,尤其在菩提心的培養上更是一個最佳時刻。發現自己雖然處在以學術來研究佛學的時空,卻仍能保持一顆修持不懈、不離佛法的心,主要的是來自於早晚的課誦、供養、迴向、發願。那種不為自己求安樂,而為眾生求離苦的心,是踏實與安定的,也是感恩與慚愧的。因為每天都如此自我要求的緣故吧,七日下來,心恆靜如一池秋水,潛潛而流了無痕。

 師父對禪眾的用心與慈悲,是每一位來打七的人都可以深切感受到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慈愛關心、鼓勵的眼神,每每讓我深深為之動容,內心驚歎,啊!這就是我飄洋過海、不遠千里而來所欲親近的長者風範!這就是有德行的人散發出來的氣息,那種自然、祥和、愉悅、恰如其分、不慍不火的生命智慧的展現,真的真的很讓人為之動容、為之感動。我每每會有一種世尊就在我們眼前「一音說法,眾生各得其解」的時空交錯的深切感受;一位真正的善知識、大善知識,真的是可以以他的身教、言教感染所有親近他的人,令他人向善向法的。此時我深深體會到:師父的悲願「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是可以實現的。

 飛機已在家鄉的天空,時空的交錯就在一瞬間;而師父的容顏一如宇宙般,如斯無邊無涯的擴散開來;而天籟之音縈繞不絕......。(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完稿於中華佛研所)

法鼓雜誌115期 1999/7/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