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波若

關懷與和敬(中)

勉勵教師禪修營的學員菩薩

 【聖嚴師父

7.jpg (30470 bytes) 也許您用了二倍、三倍,

甚至四倍的時間,

他還是班上的搗蛋鬼,

不過,這仍是值得,

因為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不一定非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如果如此就失望,

可能就錯失了導正孩子的機會。

以慈悲心相互關懷

 有些學生本身就有心理上的問題,也許是他生長環境的問題,也許是學校的問題。在學校裡一位老師要帶四、五十個學生,光是認識所有學生的名字就要好多天;還要認識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這確實是不簡單。以我來說,我寺裡的出家弟子家裡有什麼情況,我並不完全知道,而且我也沒辦法知道全部弟子的身心狀況。這些聽來好像很無奈,但諸位也不必失望。所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凡事只要盡心盡力,出於慈悲心,並且持之以恆,一定會有所改善的。

 我們法鼓山所推動的理念和方法,諸位也可以在您們學校裡嘗試著推動,我們今年度所推廣的是內部的關懷與成長。過去大家都是指望著師父一個人來關懷大家,可是,假設我一天接見一百名信眾,充其量也只能和一百個人個別談話,也只能關懷到這一百人而已。所以,從我這邊,我只能關懷到少數的人,不能夠真正地把關懷工作做好。我只能注意到整體的關懷工作,我不可能直接地一個個關懷。比較實際的做法是,我關懷少數協助我推動關懷工作的一群悅眾,也就是核心的幹部,然後再讓這些悅眾依照我關懷他們的方式和原則,去關懷其他的人。遵此原則,大家分層負責,關懷的工作就可以變成一個縱向的網狀體係,關懷的範圍就能夠擴大。

 另外,也要推動橫向的關懷,換句話說,同一層級的人,彼此之間也要相互關懷。這幾個人就好像我們身上的器官,彼此是相關聯的、互動的,有困難應該是共同分擔,有成就應該是共同分享,有快樂也是共同分享。大家彼此互相照顧,分擔責任、勞苦、和困難,也分享成果、快樂、和榮譽,自然而然就會有凝聚力,共識就能產生。

 我相信在諸位老師的班上都會有幾個表現優異的學生,不僅課業成績好,品行也好,乖巧、靈敏、懂事。諸位老師不妨試著讓這些學生來照顧其他的同學,藉著同學彼此的影響與學習,從小養成他們自動自發,樂於助人的好習性。

 同時也可以考慮讓家長們相互照顧。學生家長中也會有一些人很熱心、也有愛心和公德心,像這樣的家長,不論是孩子的父母親,或是祖父母,都可以請他們來協助關懷其他的家長。如此,每一班級都有家長會,家長們平日可以互相聯誼,藉此也能相互關懷彼此的孩子。學生之間相互照顧,家長之間彼此關懷,這樣就能夠落實關懷的精神。

 當然,每班一定會有幾個小朋友的根器較鈍、反應較差,任憑您再努力,他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縱然如此,我們還是要平等地照顧,也許要多花一點時間和耐心,麻煩的小孩是需要多花點精神照顧的。也許您用了二倍、三倍、甚至四倍的時間,他還是班上的搗蛋鬼,不過,這仍然值得,因為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種收穫,不一定非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照顧他們以後,即使沒有立即獲得改善,也不要馬上就失望,否則,就很可能錯失了導正這孩子的機會。

以「敬」、「和」誠心相待

 接下來我想跟諸位老師分享「敬」、「和」兩個觀念,並且以這兩個觀念與大家共勉。

 一、敬,「敬」就是尊敬、尊重。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對家長要尊敬,對學生要尊重。學生再怎麼調皮、再怎麼不懂事,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在老師與老師之間當然更要尊重,一方面因為是同事,一方面在學校裡要推動一項理念,一定要得到其他老師的認同與支持。否則,他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他會猜疑,這樣反而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摩擦和衝突。所以,我們對老師要尊重,對學生也要尊重,對所有的人都需要以尊敬的態度來接觸、來溝通,各項人事才能暢通無礙。

 二、和,「和」相當不容易做到。「和」不是要人家跟我和,而是我們自己要去跟人家和。「和」必須是站在一個低姿態的立場,還得扮演吃虧的角色。要達成「和」的目的,一定要有人能夠吃虧、願意吃虧。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想盡辦法、竭盡所能地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若缺少吃虧的心理準備,彼此之間就很難有相讓的風度。

 我遇到好多信眾菩薩們都這麼說:「師父,您在廟裡講可以,您到我們的職場就行不通了。」這種想法我能夠體會,因為現在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三個人在一起,可能有兩個人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心態。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不爭,大概很難有生存的機會。

 我生來就好像是應該出家做和尚的人。小時候家裡很窮,我的母親沒有糖果可以給我們小孩子當零食,有時候會分花生給我們,尤其是炒的花生,最好吃。每當母親分花生時,我的心裡還在想著母親分給我的是多還是少,我的一份花生早就被哥哥、姊姊搶走了。長大後,我學著打籃球,當隊友把球傳給我,我正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我接球的時候,球已經被人家接去了。所以,這樣的一個人還能夠在世上生存,大概只有做和尚這條路了。其實也未必真的如此,我的父母看到我老是搶不過人家,挺可憐的,最後總會多留一點花生給我。雖然搶不過人家,結果得到的卻是最多的。

﹝待續﹞

法鼓雜誌 108期 1998/12/15 第7版